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5月22日,国家医保局介绍,放射检查、综合诊查、超声检查和放射治疗四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指南逐步落地实施。放射检查类项目价格稳中有降。质子放疗和航空医疗转运等高端、新型服务项目将惠及患者。
国家医保局介绍,四类指南有助于规范管理医疗服务价格。例如,超声检查类指南将原先根据部位拆分的多个B超检查项目,整合为按部位计价的统一项目,使项目收费更清晰。放射检查类指南新增质子放疗、重离子放疗、硼中子俘获治疗等价格项目,综合诊查类指南新增航空医疗转运价格项目,部分省份已落实相关价格政策。
为适应社会需求,指南特别关注生育支持和适老化服务。超声检查类指南设立胎儿彩超、胎儿心脏彩超、胎儿系统性筛查等项目,满足出生缺陷筛查需求。综合诊查类指南新增家庭病床建床费、上门服务费、远程监测等项目,同时设立安宁疗护价格项目,为疾病终末期或老年患者提供更全面的医疗服务。
指南落地后,放射检查类项目价格稳中有降,患者负担将进一步降低。部分省份已下调放射检查类项目价格水平,如CT检查从300多元下调至200元左右,磁共振检查从600多元降至500元左右。同时,国家医保局明确将“数字影像处理和上传存储服务”纳入价格构成范围,推动检查结果实现跨机构互认,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查。
目前,国家医保局已编制发布28批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下一步将继续加快完成立项指南编制工作,指导各省对接落地;并鼓励相关企业加大创新研发力度、医疗机构优化服务资源配置,共同推动医疗收入和支出结构优化,更好保障患者就医需求。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