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随着“六一”儿童节的脚步日益临近,市场上各类儿童商品也将迎来消费热潮。精美的玩具、时尚的童装、儿童游乐项目等无不吸引着家长和孩子们的目光。然后,在这消费热潮背后,却隐藏着一些消费安全隐患。近期,福建省消委会围绕玩具、食品、童装、游乐场所等方面发布消费提示,提醒广大家长朋友,在为孩子选购商品和服务时,安全要排第一位。
玩具选购认准“3C”标识。孩子们对玩具总是充满了好奇与喜爱,然而一些看似可爱的玩具却可能暗藏危机,这些玩具可能存在小零件易脱落、边缘锐利、含有有害化学物质等安全隐患,一旦被孩子接触和使用,极有可能导致误食、划伤等意外事故,给孩子带来不可挽回的伤害。为了孩子的安全,提醒家长朋友在选购玩具时,一定要认准“3C”标识,要仔细查看产品或包装上是否有清晰的3C标志,同时,还可登录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官网,输入3C认证编号进行查询验证,确保所购玩具的真实性和安全性。
食品消费要严把“入口关”。孩子饮食安全不容忽视,家长挑选食品时要严把“入口关”。要选正规渠道,优先在大型超市、正规商场或官方线上平台购买食品,此类渠道进货把控严格,食品质量更有保障,而无证摊贩、流动小贩处的食品质量与卫生状况则暗藏诸多隐患。购买食品要注意细看食品标签,查看是否有由“SC”和14位阿拉伯数字(数字从左至右依次为:3位食品类别编码、2位省(自治区、直辖市)代码、2位市(地)代码、2位县(区)代码、4位顺序码、1位校验码)组成的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要仔细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及营养成分表等关键信息,坚决不购买过期或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坚决抵制“三无”食品,即(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家)。另外,家长朋友还要积极引导孩子树立科学、健康的饮食观念。
童装要关注细节 守护“贴身安全”。由于孩子皮肤娇嫩,抵抗力差,选童装需要着重考虑材质安全、透气性好、柔软度高的。建议优先挑选执行GB31701-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的产品,这一标准是保障童装安全的重要依据。挑选时,仔细查看标签上的商标、厂名厂址、材质成分及洗涤说明,这既能了解产品,又便于后续清洗保养。还可触摸感受面料是否轻柔,嗅闻有无刺鼻异味,进一步判断质量。此外,要留意服装有无拉链、亮片、尖锐物、线绳等装饰,防止孩子玩耍时受伤。特别是购买婴幼儿服装时,务必查看是否有“A类”标志及“婴幼儿产品”字样。
游乐场所安全排第一。游乐场是孩子们的乐园,承载着他们的欢声笑语。然而,在孩子们尽情享受这份快乐时,家长朋友更要关注游乐场所的安全问题。提醒家长朋友要选择正规游乐场所,即有营业执照、相关许可证和安全保障措施的正规场所,可通过查看游乐场所官方网站、现场查看、咨询其他家长、查评论等方式了解其口碑和信誉;其次要在孩子游玩前仔细检查游乐设施是否完好无损,有无松动、破损等情况,同时留意游乐设施的使用说明和安全提示,确保孩子按正确方法游玩;最后要做好监管和安全防护,在孩子游玩过程中时刻关注孩子动态,提醒孩子遵守游乐场所规则,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如系好安全带、戴好护具等,切莫自行坐在旁边低头玩手机 。
留存凭证,理性维权。消费者要保留好消费相关凭证,一旦发生消费纠纷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先行与商家协商解决,协商无果可向相关监管部门或消协组织投诉举报,依法依规理性维权。
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孩子的安全与健康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福建省消委会提醒厂家与经营者,应主动履行社会主体责任,强化行业自律,积极接受社会监督。同时也呼吁各方协同发力,从生产源头把控质量、销售环节规范经营、监管层面严格执法、消费领域加强引导,全方位守护儿童的消费安全,为孩子们构筑起坚实的消费安全防线,让他们能在安全、健康、快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陈永 蔡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