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显著,极端高温事件频发。2024年我国年平均气温达1951年以来历史最高,夏季平均气温刷新1961年以来同期纪录。2025年极端高温再袭,5月部分地区超40℃,暖脊与干热气团范围、强度历史少见,副热带高压尚未主导,南方尤其是川渝高温仍未达峰值,今年6-9月可能再现极端高温。高温不仅对人们生活产生显著影响,也对航空运输行业提出严峻挑战。
全球气候变暖加剧:极端高温频袭下的航空业挑战高温天气对航空运输的影响不容小觑。气温的升高会导致空气密度降低,进而影响飞机的升力,使得飞机在起飞和降落阶段面临更大的风险。同时,高温还会使发动机的推力输出衰减,为了维持安全裕度,航空公司不得不减少业务载量,包括乘客和货物的数量。这不仅影响了航班的运营效率,也给乘客带来了不便,甚至可能引发延误、投诉等一系列问题。
春秋航空智能控载实践:数据驱动的精准化管理突破
春秋航空通过引入中科天机气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天机)温度预测数据,构建了智能限重系统架构体系,实现了航班预计起飞性能参数的精准计算和起飞重量的动态控制。该系统自动接入天气数据,提前评估高温对航班限重的影响,通过定时计算和多席位告警功能,对重点航班进行自动预警和科学编排,从而优化起飞性能并实施精细化管控。以9C8866(乌鲁木齐-虹桥)航班为例,在夏季高温条件下,系统通过精准管控A321机型的载量,有效减少了限重影响,最终在暑运期间实现增收129万元。这一体系不仅解决了高温限重导致的延误、投诉等业内痛点,还显著提升了航班的准点率、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益。
厦门航空技术革新:AI赋能的温度预测系统
厦门航空在高温天气运行方面积极创新,推出了“小飞象AI预报”系统。该系统基于LSTM模型融合“中科天机”逐小时预测技术,基于天机预测结果误差的7天滑动平均修正方法提升预测精度,实现了未来36小时的高精度气温预测,为航班运行决策提供了可靠支持,显著优化了高温天气下的航班运营效率。
中科天机全链条解决方案:多尺度预测构建行业韧性
除了气温之外,航运载量还受到风和降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强对流天气带来的暴雨和大风,以及沙尘天气导致的能见度降低和强风切变,都会对飞机的起降带来极大的风险。因此,在制定航运载量管理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气象因素,以确保航班的安全和效率。
中科天机具备全面的气象预测能力,不仅能够提供未来10天内的高分辨率中短期天气预测,精准提供温度、风场、降水等气象要素,帮助航司提前识别并应对如暴雨、低空风切变等突发性天气风险,而且能够提供未来11-45天的次季节尺度预测,展现更大区域范围的气象变化趋势,为航司较长远地规划载量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多尺度气象预测的有机结合,中科天机助力航司精准调控安全载量,有效提升载量利用率,从而确保航运业务的稳定操控和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