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大象财局)
01前言
2025年,他来了,他提着现金走来了。6号上午9点,国新办发布会上潘行长开场,上来就没有废话,直接给了诚意十足的放水措施:
1、科技创新和设备更新再贷款从5000亿扩容到8000亿;
2、设立5000亿服务消费和养老再贷款;
3、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3000亿;
4、互换便利和回购贷款额度合并,扩容至8000亿;
5、创造科技债券风险分担工具,分担违约风险。
总之就是——大水继续灌,降息不会停;再给科创、消费和养老等重点行业,额外接上更粗的水管。
一、产品:从“大而全”到“小而美”
过去,贷款中介的产品线往往是“大而全”,什么贷款都做,什么客户都接。但在2025年,粗放式的产品策略只会让你陷入被动。你需要找准细分市场,深耕某一领域,做精做透。
精细化产品线:选择几个你最擅长的贷款类型,比如房贷、经营贷、消费贷等,深入研究,做到“小而美”。
定制化服务:建立客户画像档案,记录客户的收入、负债、贷款用途等信息,根据需求量身定制方案。比如,针对小微企业主,可以提供灵活的还款方式和低利率的贷款产品。
整合多元产品:除了银行贷款,还可以引入信托、保险、基金等多元金融产品,满足客户资产配置、风险管理等综合需求。
二、客群:从“广撒网”到“精准营销”
核心逻辑:不是所有企业都需要贷款,而是要挖出“缺钱但有救”的目标。
科技企业:轻资产但专利多?用知识产权质押贷+政府贴息政策组合拳;
制造业老板:流水大但抵押物少?设计“订单贷+应收账款质押”方案;
债务危机企业:网贷负债高?债务重组+征信修复一站式解决。
实操工具:企查查筛选“近1年成立、参保人数激增”企业;银行白名单数据交叉验证。
三、专业团队赋能:从“销售”变身“融资架构师”
团队配置:
金融医生:精通20+贷款产品,能拆解银行风控底层逻辑;
财税军师:优化财报、设计股权架构,提升企业信用评分;
案例:宁波某科技公司因研发投入高、无抵押物,团队为其定制“专利质押+政府科创贷”方案,3天获批500万。
四、技术降本增效:AI+数据重塑服务流程
智能工具:
AI预审系统:5分钟评估企业资质,自动匹配最优产品;
区块链存证:合同、流水上链,杜绝造假纠纷;
RPA流程机器人:自动提交材料、跟进审批,效率提升300%。
数据应用:对接税务局、社保局数据,实时监控企业经营动态,动态调整融资方案。
目前,助贷行业确实发生了不少变化。
那么在 2025 年这个生死局中,贷款中介该怎么破局呢?从自身出发,得降低期望值,提升获客能力、专业能力,同时降低支出和成本。业务方向上,可以多做中小企业的业务,尤其要支持和扶持与科技创新相关的项目和企业,比如科创贷。
信用贷也并非完全没机会,促进消费相关的信用贷,像优质单位的信用贷还是可以做的。从合规角度来讲,业务必须合规,只有这样才能走得长远。
最后所有贷款中介尽量不要走单一的中介业务,而是围绕已拓展的客户衍生到解决客户需求的产品业务,产品业务最大的问题不是资金,而是合规。
全国可申请进件
每日实时更新日常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