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汉阴县汉阳镇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广泛汇聚各级代表力量,积极在推动全域生态环境保护中展现人大担当,有力促进了全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聚力绘就“青山汉水、锦绣汉阳”的生态美好画卷。
执监督之力,构建“共治共享”全新格局
环境保护是一个涉及众多领域和层面的复杂问题,汉阳镇坚持“生态环保的难点在哪里、群众关注的热点在哪里,人大监督的重点就跟进到哪里”的原则,以本区域内汉江水质保护、秦岭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为靶向,每年紧盯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实施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开展《长江保护法》《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执法检查,通过采用“视察意见+问题清单”的模式确保从调研、反馈、整改的全过程监督形成闭环管理。同时,历年镇人代会上环境保护类的代表建议占比均达到纳入并交办的代表意见建议的30%以上,根据代表意见建议办理的现实需要,在沟通协商、专题讨论的基础上进行“点对点、人对人”的重点督办,确保各责任主体切实承担起责任,真正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办所执行、公众参与的生态环境保护格局,为镇域生态环境优化改善提供充分支持。
举法治之力,打造“常治常新”绿色屏障
5月,在汉阳镇各村环境整治专项行动中,镇综合执法队、司法所与各村“两委”、人大代表等通力协作,以法治之力形成突击之势,一批如废弃的家禽养殖地、居民生活排油污口、垃圾收购站等易被忽视、存在盲区的环保问题得到及时有效治理。按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陕西省汉江丹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等制度纲要指示精神,汉阳镇坚持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排查整治与普法、执法同行,充分发挥基层人大代表扎根一线,服务一线的“冲锋”作用,以基层立法联系点为平台,带动引领本区域护河员、护林员、公益性岗位人员上岗上线,以环保问题追踪、协助整改、监督执法、普法宣传等多种方式共建生态环保的法治屏障。截至5月中旬,全镇共排查生态环境保护问题82个,其中县镇人大代表共同参与并协助整改完成60个,“河畅、水清、林绿、山美”的环境生态图景愈发清晰。
借宣传之力,激活“同心同向”振兴引擎
在着力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部分群众环保意识淡薄、法律知识匮乏等因素仍然制约着城乡绿色生态发展,汉阳镇为进一步推动镇域生态环保工作纵深发展,积极引导鼓励各级人大代表充当法律明白人、政策讲解员、法治宣传员等角色,走村入户,深入乡野。庭院会上讲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村民大会上讲森林防灭火,学校课堂上讲破坏生态环境的害处与代价,农忙时讲土地污染防治,农闲时讲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从“干部说、代表说”到“人人说、人人听”,从“喊口号、讲干条”到“讲道理、说事例”,再以普法宣传教育活动、“世界地球日”公益行动等各类活动为助力,倡导群众共同参与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中来,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植民心,共同维护汉阳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拉动生态振兴的发展引擎。
通讯员:陈荣幸
编辑:许沥心
责编:志寿
审核: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