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实地探访“网约房”环境
在线选房、电子支付、密码解锁、无需见面……随着共享经济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约房”在热门旅游区域迅速兴起,受到众多年轻游客的青睐。然而,这种新兴住宿模式在带来便捷与实惠的同时,也暗藏不少问题与隐忧。连日来,记者走访西安“网约房”市场发现,性价比高、入住方便是顾客选择的主要原因,而规则模糊、维权艰难等情况也比较常见。如何完善动态监管机制,让“网约房”实现良性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体验感参差不齐 订房如同“开盲盒”
“我经常外出旅游,就在网上订‘网约房’,主要是这些房间比酒店的更宽敞,而且还比酒店价格便宜。”游客李先生道出了不少“网约房”顾客的心声。在各种社交平台、房屋租赁平台上,“网约房”房源琳琅满目,价格亲民且选择多样,而且入住流程简便,通过密码锁直接进门,无需与房东面对面交接,极大提升了住宿的便捷性。
“最近体验了一次‘网约房’,真心觉得性价比超高。我们四个人住在一起,平摊下来费用还不到三位数。附近有地铁站和公交站,出行超级方便。最主要的是房子里的设施也很齐全,就像住在家里一样。”小林“五一”假期和朋友来西安游玩,对于“网约房”住宿体验赞不绝口。她表示,对于多人同行的游客来说,“网约房”能够实现家庭式入住,吃饭、洗衣如同居家,而且房子大多位于闹市街区,可以感受当地的“烟火气”。
不过,游客王女士则有着不太一样的经历,她说:“我订的那家‘网约房’是一栋别墅,晚上10点到的房间,刚走进去还没细看,准备洗漱的时候才发现卫生状况不太好,床上还有头发丝。”
记者在社交平台上看到,网友们对于“网约房”的体验呈现两极分化。一则“网约房踩雷”话题有23亿次的浏览量,有一位网友的回复收获了8000多个点赞,他表示:“订‘网约房’,相当于开盲盒,最终还是凭运气。”
不提供实地看房服务 退款维权成本高
5月20日至21日,记者实地探访西安几处“网约房”发现,部分存在卫生打扫不彻底、房间维护不到位等问题。据一位工作人员透露,这些房东其实并不是房屋所有者,大多是租赁之后经营“网约房”的“二房东”,为了控制经营成本,房间清洁和维护质量难以保证。
记者从“小红书”上找到一家位于南稍门附近的“网约房”。电话咨询时房东表示,需要交了钱才能进入房间,不提供提前实地看房服务。“因为房间已经打扫干净,不能随便进,而且我们无法到场陪同。”这位房东表示,可以添加好友发送房间的照片给记者看,同时还提供各大景点到“网约房”的距离、交通等相关服务,确定入住不满意也可以协商退款。
不过,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上都反映“网约房”存在维权成本高的问题。一些平台关于退款规则的表述模糊不清,消费者即便经过多番沟通协商,也只能获得部分退款。此前遇到“网约房”存在卫生问题的王女士表示,当时联系房东后,房东半夜才回复,而且态度很差,为了不让整个旅行的节奏被打乱,最终只申请了部分退款。
文案之中有“魔术” 平台过审门槛低
针对“网约房”市场的问题,记者采访一些房东了解到,“网约房”以较高的性价比挤进了旅游市场,但目前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大多处于野蛮生长状态。
“以前经营‘网约房’成本低、收益高,确实没什么严格的规范,所以才会出现这么多问题。”房东何先生说,经营“网约房”除了在各大线上平台挂链接晒美照以外,还要在各大社交平台发布一些美文来增加曝光度,只要文案写得好,不怕没有生意。
另一位“网约房”经营者潘先生告诉记者,在发布文案时大家还会用一些“文字魔术”。例如“步行穿过三个红绿灯走15分钟路程到地铁站”也可以写成“近地铁”,而“温馨小居”则可能是在大房间里用木板隔出来一个单独小空间。此外,目前在小区里的“网约房”基本不会去办营业执照,都是按照短期租赁形式来经营,有的是业主自行将闲置房屋出租经营,有的是经营者从不同小区承租一些房子,装修后进行网约出租从中盈利。
“只要‘房本’写的是你的名字,在平台上申请就能通过。如果你是租别人的房,也可以在社交平台发布信息,让顾客跟你私下加微信联系。”潘先生说。
“网约房”是出租还是经营行为 需要有统一规定
“网约房”因选房、支付等便捷优势深受年轻人追捧,也由于缺少有效监管使得矛盾纠纷难以顺利化解,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网约房”究竟属于出租行为还是经营行为,目前尚无统一规定。
记者了解到,陕西省暂无针对“网约房”的管理办法。据一位民警介绍,西安目前的“网约房”主要有两种情况,乡村民宿形式的“网约房”基本会按照旅馆业的标准办理相关手续,而一些在城市小区里的“网约房”则以租赁的方式进行。尽管公安机关也会定期对“网约房”执行“四实”“五必须”入住人员登记情况进行检查,配合消防部门对消防设施、安全通道等进行检查,与市场监管、住建、应急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等,但如果有明确的管理办法作为依据,对“网约房”的治安管理会更加规范。
根据《旅馆业治安管理办法》规定,申请开办旅馆,应取得市场监管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向当地公安机关申领特种行业许可证后,方准开业。记者咨询市场监管部门了解到,西安市并没有将旅馆业、民宿、“网约房”区别对待,“网约房”申请营业执照的流程跟旅馆业一样,不过营业执照上并不会针对“网约房”进行特别说明和要求,认为“网约房”属于租赁性质的房主可能不会申请营业执照。
西安应尽快完善“网约房”管理办法
记者查阅国内一些省市已经出台的“网约房”规定,发现其中有一些共通之处。浙江省《网络预约居住房屋登记办法(试行)》明确,公安机关治安(人口)部门负责网约房信息登记工作;《甘肃省公安机关网约房(民宿)治安管理办法(试行)》明确,网约房(民宿)经营者在网约房(民宿)电商平台发布房源信息前,应当向公安机关如实登记身份和房源信息,并就信息的真实性作出承诺;《大理市网约房管理办法》明确,网约房经营者应当安装符合要求的安全监控设备设施和云南省公安厅统一提供的身份信息登记系统,对网约房的基本情况、房屋所有权人身份信息和通信方式等信息进行申报,依法履行客户身份查验、信息登记等义务。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晓勇表示,西安作为国内热门旅游城市,对于“网约房”这样的新生事物有长远的需求,可以参照其他省市的先进经验,尽快完善“网约房”的管理办法,建立起合理的监督、投诉机制,引导平台落实相关责任,才能更好地推动“网约房”良性发展,减少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后顾之忧。
文/图 记者 文晨 葛兰
来源:三秦都市报
本期监制:王战荣
本期编辑:张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