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庄稼医生”陈开端,即便退休后依然忙碌非凡。他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对农业的热爱延续到了退休生活中。每天,他穿梭在田间地头,为农户们解决庄稼生长过程中的各种难题。无论是病虫害的防治,还是土壤肥力的调整,他都能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技能给出精准的建议。他的身影成为了乡村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那忙碌的背影,仿佛在诉说着他对农业的执着与坚守。村民们无不感慨:“退休了还这么忙!”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名“庄稼医生”的价值与使命。
陈开端(右二)在乡下为种植户指导果树种植。余李鑫 摄
农民很少有退休一说,与他们联系密切的农技员也一样。老党员、连江县植保植检站原站长陈开端已于2021年正式退休,但只要电话一来,他就又得“上班”去。周围人打趣他,“退休了还这么忙!”
前几天,老陈刚回访了马鼻镇东湾村的畲家百草荔枝园。这个占地70余亩的荔枝园里,种植的1000多棵荔枝树已经有30多年了,近年来因为管理经营粗放,不少荔枝光开花不结果,让负责人雷伙德十分着急。
去年,老陈带着连江县的农技专家团队到果园为荔枝树“把脉问诊”,发现原来是因为荔枝树花太多、幼果太密,养分供应不上,才导致荔枝减产。于是,老陈和专家团队为荔枝园开出修剪整形、疏花疏果、防治病虫害的药方,并开始定期回访指导。
今年4月中旬,百草荔枝园的果树进入开花期,花开得又好又均匀,现在小果已经挂满枝头。“今年好好管理,争取一个丰收年!”雷伙德充满期待地说。
陈开端是个老农技员,1982年就开始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指导工作,十里八乡不少种植户都认识他,一遇到什么问题也总会想起他,打电话向他请教。有时候半夜,陈开端还能接到农户的电话,请他第二天去现场看看。
琯头镇的橄榄种植户林永忠之前种的橄榄树长不好,一直找不到病因,就电话联系上陈开端,请他帮忙去看看。陈开端现场查看了树株,又问了林永忠平常怎么施药,最后诊断出这是“药害”不是“病害”,“这是使用的农药浓度过高且混配比例错误导致的”。
虽然两人认识十几年,但林永忠一开始还不相信,拉着陈开端去闽清找有经验的橄榄种植户取经。陈开端也不恼。为了证实自己的诊断,他还把叶片寄到福建农林大学检验,没查出病菌,才让林永忠安心实施自己提出的“解药”方案。
“虽然干了40多年农业,我也不是什么都懂得,有时候还是要请教其他专家。”陈开端说,东岱镇去年有一家没有经验的种植户要用大棚种植西红柿,他还专门为他们请了福州的专家下去帮忙指导。
不仅如此,因为有了微信,很多农户直接给老陈发图片,线上“问诊”。但老陈还是坚持跑现场,忙的时候一周都得往外跑。“去了现场不仅看得更清楚,跟农户还有问有答,能更快解决问题。特别有的农户年龄比较大,文化水平不高,得到现场用土话讲,他们才懂。”陈开端说。
去年,连江县委老干部局揭牌设立了“连江县银发人才发挥作用基层联系点”,陈开端是驻点成员之一。由于给作物“看病”的技术有口皆碑,陈开端更忙了,但他也享受这份忙碌,“干了这么多年,我对农业也有感情”。
多年来,陈开端获得福建省离退休干部“乡村振兴指导员”、福建省最美农技员等荣誉。他说,有时候农户之间有纠纷,甚至还会让他去评理,“人家愿意找我,是信任。能把问题解决了,我也有成就感”。(记者 冯雪珠 通讯员 余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