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治日报
□ 本报记者 董凡超
随着夏日到来,东海伏季休渔期正式拉开帷幕。为守护好海洋生态修复的“黄金窗口期”,上海铁路运输检察院近日联合当地政府、海警部门深入码头、渔船和渔村,开展伏季休渔政策普法宣传活动,切实提高广大渔民的知法守法意识,以法治力量守护海洋生态。
听完检察官的现场宣讲,渔民们纷纷表示将遵守休渔规定,配合执法,还有渔民计划参加“转产就业培训”,为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出一份力。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美丽中国建设的奋进路上,如何以高质效办案筑牢保护生物多样性法治屏障?各地检察机关因地制宜聚焦动植物保护、外来物种入侵防治等领域进行了有益探索。
严惩犯罪
“我当时觉得,只要偷偷摸摸把鱼运到重庆,脱手之后就万事大吉了。直到看到生态损害评估报告,才意识到自己闯了大祸。”近日,在云南省丽江市“长江第一湾”的增殖放流活动现场,民事公益诉讼被告吕某满怀悔意,将300尾细鳞裂腹鱼苗放入金沙江。
2024年1月,秦某、吕某等人在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金沙江水域非法捕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圆口铜鱼291.7斤,运至重庆市销售时被查获。经专业机构评估,该行为对水生生物资源造成损害价值达69万余元。
案件办理过程中,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检察院将秦某、吕某等人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线索移送玉龙县人民检察院。玉龙县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依法对该县渔政主管部门监管不到位的情况进行监督,并与渝北区检察院签订加强长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协作配合的工作意见。
近年来,各地检察机关保持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不断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助力守护好万物生灵。
湖北地处“长江之腰”,是长江干线径流里程最长的省份,也是守护母亲河生态屏障的关键防线。2024年,该省检察机关通过深入开展“助力流域综合治理”专项检察活动,共受理审查起诉长江流域非法捕捞、非法采砂等犯罪3294人,立案办理湿地保护、湖泊治理等涉流域公益诉讼案件5218件。
山东、河南、四川等地检察机关探索创设“刑事检察+公益诉讼+社会评估”办案模式,完善刑事民事“双责同追”体系,确定“专业化法律监督+恢复性司法实践+社会化综合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模式,以专业化办案构筑生物多样性保护检察屏障。
协同共治
前不久,在碧波荡漾的浙江金塘岛大丰河道边,检察官与野生动物保护公益组织人员联合回访,通过芦苇丛中的野外夜视红外监测屏看到2只毛色油亮的水獭正带着幼崽捕鱼嬉戏。
水獭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对维护生态平衡有着重要作用,被称为水域生态“风向标”。2024年3月,舟山市人民检察院在水獭保护站设立检察联络点。针对及时排查出的非法电鱼、非法铺设铁丝网等影响水域生态环境线索,舟山市检察机关分别向农业农村、生态环境部门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其建立打击电鱼行为工作机制,在水獭活动区域增设警示标识、加强普法宣传,并通过跨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构建常态化保护机制,切实筑牢水獭生存环境保护屏障。
秦岭红豆杉,国家一级野生保护植物,因非法采挖一度面临生存威胁。陕西省凤县人民检察院针对监管部门存在管理漏洞、群众保护意识薄弱等问题,制发诉前检察建议9件,推动构建“县级统筹—乡镇网格—村社联动”的三级保护体系。
如今,该县野生红豆杉分布区设立警示牌,由护林员定期巡查,普法宣传县域9个乡镇全部覆盖,曾经的“濒危树种”重焕生机。不止于红豆杉,凤县检察院辖区内的百年古槐,千年古银杏“夫妻树”的保护更是检察履职的缩影。凤县检察院通过设立“检察公益诉讼保护基地”,联合林业部门划定保护红线,拆除周边违建、铺设生态围栏,让古树名木成为秦岭生物多样性的“活名片”。
中华白海豚,被誉为海洋生态的“活指标”,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粤闽桂琼四省份20个地市检察院共同建立中华白海豚保护检察联盟、发布检察倡议书,着力打造“齐抓共管、协同共治”的生物多样性综合保护新格局。
科技赋能
走进河南省人民检察院郑州铁路运输分院的黄河流域检察公益诉讼协同平台,能看到巨型电子屏上,一条条信息线索实时跳出、不断汇聚。
“该平台采取分级授权管理模式,集信息共享、线索移送、调度指挥、办案协作等功能于一体,可实现案源线索‘一池汇聚’、数据分析‘一屏展示’、检察办案‘一网赋能’、指挥调度‘一键联动’、四检融合‘一体履职’。”技术人员边演示平台功能边介绍道。
2024年8月,郑州铁路运输分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发现,两级检察院办理的猎捕“三有”保护动物壁虎案中,一条猎捕、收购、加工、销售野生壁虎的黑色产业链已形成。犯罪网络辐射至郑州、开封等地,严重破坏黄河流域物种平衡,更危及黄河沿岸生态系统。
据郑州铁检分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康聪玲介绍,检察机关通过黄河流域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指挥中心大数据平台锁定关键证据,用无人机航拍技术精准定位猎捕现场,并实地调研固定证据。
候鸟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课题之一。我国地处世界候鸟南北、东西迁徙通道较为关键的位置。
自野生动物保护法明确将“捕鸟网”列入禁止使用的猎捕工具以来,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北京、上海、山东、福建、宁夏、天津等地部署线上线下合力整治生产、销售、使用雾网等捕鸟网的违法情形。检察机关督促大型互联网平台加强管理,开展“绿网计划”——在电子商务、社交平台等搜索“捕鸟网”等关键词时,会自动跳转到“绿网计划”页面,通过对法律法规、濒危动物现状、守护行动的讲解,警示预防潜在的违法行为。
“马上就是互花米草的生长期,必须加强治理督导,全面提升综合防治能力,确保清理整治圆满完成。”今年初,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人民检察院再次与即墨区海洋发展局召开座谈会,商讨今年互花米草防治工作。
2024年1月,即墨区检察院通过大数据分析、走访调查和技术辅助手段发现,辖区外来入侵物种互花米草的治理效果并不明显,不断侵占本土生物生存空间。在检察机关监督下,即墨区海洋发展局采取物理与生物技术相结合方式开展科学除治工作。目前,当地互花米草清除率已达到90%以上。
一羽一鳞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
各地检察机关将持续以法治利剑斩断生态破坏黑手,以创新机制凝聚保护合力,以检察蓝守护自然绿,让万物生灵在法治阳光下自由生长,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检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