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人工智能应用进入全面普及时代,城市算网基础设施作为承载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应用的关键载体和核心底座,已成为纵深推进新时代智慧城市建设、培育城市产业新业态的“数字新引擎”。
5月16日,2025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1ms城市算网专题研讨会在江西南昌举办。来自政产学研的专家、代表围绕城市算网建设和发展情况进行了交流研讨。
会上正式启动了“1ms城市算网中国行”,并发布了《1ms城市算网发展分析报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云大所总工程师郭亮从政策引领1ms城市算网建设、产业推动1ms城市算网发展、1ms城市算网建设工作积极实践等方面对报告进行了解读。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理事长闻库表示,从助推国家发展的角度来看,城市级算力网络建设和运营是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建设的先行者,是进一步推动全国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也是推进智慧城市、数字中国、网络强国等工作的重要内容。从拉动城市升级的角度来看,城市级算力网络建设将大幅提升城市算力网络基础设施能力,推动城市算力产业发展,提高算力赋能成效,为城市数字经济增长注入新活力。
2023年工信部等六部委共同发布的《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明确提出,提升算力运载能力,建立算网监测机制,开展算力设施运载力评估,围绕重点地区和城市,打造一批算网城市标杆。“1ms城市算网建设是打造算网城市标杆的重要抓手,也是提升算力高效运载能力、实现以网强算的有效途径。”郭亮说。全国各地重点城市积极响应,结合市场需求和自身区域特点,加快推动城市算网能力建设。广东省深圳市印发了《深圳市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行动计划(2025—2026年)》,提出实施“算力飞地”战略,构建1ms时延的城市算力网,构建多点互联、高速无损的算力网络。郑州市发布了《郑州市城市算力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力争到2026年,全市城市算力网络建成并高效运行,实现算力资源的统筹纳管与供给,全面融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
中国信通院总工程师敖立表示,算力基础设施作为算力的主要载体、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措施,具有空前的战略地位。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算力产业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产业生态逐步形成,算力赋能作用日渐凸显。城市算网以强大的算力与优质的网络为依托,成为产业升级和创新的强劲引擎,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如何让算力得到高效释放与创新应用?1ms城市算网的成功实践为算力产业发展指明了新方向。
在城市治理领域,大模型与1ms城市算网融合,实现了“感知—分析—处置”全流程效率倍增。云眼视界智慧城市事业部总经理熊逍介绍,云眼视界在智慧化城市治理中构建多场景安全防控体系。例如,在天然气管道巡检场景,通过前端摄像头搭载AI模型,可以实时识别“异常驻留”“挖掘动土”等行为;森林火灾防控依托摄像头与红外热成像技术,实现火苗萌芽阶段的毫秒级定位,响应时效较传统模式提升3倍。在智慧社区建设中,高空抛物溯源借助AI追踪技术,在毫秒内精准定位抛物楼层,准确率高于95%;消防通道监测实时识别违停车辆并推送告警至车主,联动电子屏公示实现闭环管理,为社区安全提供全天候技术支撑。
在有色金属行业,1ms城市算网融合算力资源,助力江西铜业集团实现生产数据“采集—分析—控制”的实时闭环,驱动从产、供、销、运、服各单元到全链路数字化重构。江西铜业集团与江西电信深度合作,基于超低时延的算力网络,实现贵溪冶炼厂的智慧质量检测。“通过城市先进算网能力支撑,结合AI算法与高清工业相机,可以对生产过程中的极板表面平整度及面积进行精准测量,解决人工漏检误检的问题,实现对产品的快速、精准质检,单产品质检时间低于2秒,质检准确率达98%以上。”江西铜业集团数智化部常务副总经理马英奕说。
为进一步发挥城市算网的引擎效应,以标准化赋能产业创新推动数字经济发展,闻库提出几点建议:第一,强化标准引领,健全算法规范体系。坚持以标准引领行业发展,紧跟算法领域技术与业务演进,结合产业发展趋势,扎实推进针对本领域的关键技术领域创新产品的相关标准制定,为算力网络高效运行、安全稳定发展筑牢标准根基,以标准化赋能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第二,强化技术创新,提升驱动效率。立足多元化应用场景,深入挖掘各类应用场景对城市算法的需求。通过跨学科、跨领域的深度研究和合作,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推动算网技术向更高效、更智能、更绿色的方向发展。第三,深化国际合作,构建产业良好生态。密切关注国际标准动态和趋势,积极开展国际技术交流合作。搭建跨国技术合作平台,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共同探索新技术、新思路,降低算法应用门槛,构建开放共赢的产业生态体系。
上一篇:袁隆平逝世四周年!家人在他墓前种下22株向日葵以示怀念
下一篇:精准计量 守护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