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陆凌岳,1991年出生,江西南昌人。2016年,在南昌创办空中未来集团。目前,公司已成为全省最大的综合型低空经济企业,年产值7000余万元,已在全球70余个城市留下航迹。
在赣江之畔的南昌航空城,一架架无人机腾空而起,用灯光编织出城市的璀璨符号;在共青城通用机场,飞行员们驾驶着固定翼飞机掠过天际,体验着翱翔的自由。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一位年轻的“造梦者”——空中未来集团总经理陆凌岳。这位1991年出生的创业者,凭借着对航空的情怀与执着热爱,将童年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在低空经济这片蓝海中开辟出属于自己的航道。
成长底色:航空血脉中的梦想萌芽
陆凌岳的成长轨迹与中国航空工业紧密相连。他出生于南昌洪都大院,这里是新中国第一架自制飞机的诞生地。家中长辈都是洪都机械厂的老职工,用一辈子的时间参与了初教5、初教6、N5A等功勋飞机的研制。“小时候每天听着飞机起降的轰鸣声,看着长辈们在车间忙碌的身影,航空情怀就像基因一样融入了血脉。”陆凌岳回忆道。洪都飞机制造的辉煌历史,让他从小立志要成为一名飞行员,这种根植于血脉的航空情怀,为他日后的创业埋下了伏笔。
2016年,陆凌岳创立空中未来集团时,国内无人机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他果断放弃拥挤的航拍赛道,转而聚焦无人机行业应用与空中媒体新赛道——无人机编队表演。2021年,团队使用5184架无人机创造全球最大无人机光源影像纪录,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这场表演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无人机技术的震撼力。此后,空中未来的航迹遍布全球,成为中国科技的一张亮丽名片。技术创新是空中未来持续领跑的核心竞争力,公司自主研发的AF-VPAC第五代集群无人机,在原本表演无人机基础上再次提升续航时间、飞行速度、定位精度与对抗恶劣天气的能力,为无人机表演行业创造新的可能。而其开发的AG60油电混合大载重六轴多旋翼无人机,有效载重达70千克,续航时间100分钟,可广泛应用于应急救援、公共安全、城市管理等场景。更引人注目的是其全自动飞行系统,通过AI算法实现无人机自动起降、智能识别,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技术破局:无人机领域的“空中造梦”
在无人机领域取得突破后,陆凌岳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天空。2023年,空中未来入驻共青城市低空经济产业园,开启了通航产业的新征程。共青城通用机场(现名共青城南湖机场)占地350亩,拥有1200米跑道和先进的空管设施,成为空中未来布局通航业务的重要支点。“我们不仅要让无人机飞起来,还要让普通人也能实现飞行梦。”陆凌岳介绍,公司已推出民用航空器运动驾驶员与私用驾驶员飞行执照培训,学员年龄从16岁到60多岁,只需31小时飞行训练即可考取执照。截至今年5月,已有飞行学员92人,其中30余名学员成功获得民航局颁发的执照;飞行体验项目每月接待爱好者700余人次,成为《2024低空经济场景白皮书》中的典型案例。
作为全国首批低空改革试点省份,江西为陆凌岳的创业提供了肥沃土壤。空中未来与当地农企合作,用物流无人机将高山果蔬运输时间缩短80%,直接提升农户收益;开发的“AG-60”灭火无人机,可携带灭火弹参与森林火灾扑救;在南昌、九江等地开辟的自驾飞行体验航线,让游客从空中亲手操作飞机领略赣鄱风光。“公司正在推动3条全自动化低空物流航线落地,并着手在全国建设低空文旅营地项目,打通江西省内低空飞行航路,让低空飞行变成更有实用价值的交通工具。相信随着低空空域全面开放,飞行将像开车一样普及,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陆凌岳表示。
天空拓界:通航产业与低空经济的落地实践
2024年新年伊始,陆凌岳驾驶西锐SR20飞机载着爷爷奶奶翱翔天际的画面感动了无数人。两位见证了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老人,在云端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一幕既是对老一辈航空人的致敬,也是新一代创业者传承精神的生动写照。如今,空中未来已拥有共青城、瑶湖、桐坪、杭州余杭营地四个飞行基地,形成以低空经济为核心,围绕“无人机+通航+低空安全+产教融合”的创新低空经济驱动模式。在“1+4+X”产业版图中,航空装备产业被列为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而陆凌岳和他的团队正站在这一浪潮的最前沿。“这里是低空经济的沃土,我们将与江西一同创造天空生产力。”面对未来,陆凌岳信心满满。
从洪都大院的追风少年到低空经济的领军者,陆凌岳用10年时间完成了从梦想家到实干家的蜕变。他的故事,不仅是个人奋斗的传奇,更是中国航空产业从跟跑到领跑的缩影。在江西这片航空热土上,这位“90后”创业者正带着他的团队,在天空中书写着科技与梦想的新传奇。
·人物对话·
记者:“您出生在南昌洪都大院,这里是新中国航空工业的摇篮。这种独特的成长环境,对您的创业方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陆凌岳:“洪都大院是我航空梦想的起点。初教5、初教6、N5A这些功勋飞机的故事,就像刻进骨子里的印记,所以后来创立空中未来,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回到南昌航空城,在这片‘航空血脉’里种下无人机表演的种子,让科技与情怀在赣江之畔共振。”
记者:“如今南昌航空城常能看到贵公司的无人机编队表演,这些‘天空光影秀’如何与南昌这座城市的文化特色结合?”
陆凌岳:“南昌是座充满红色基因与创新活力的城市。我们在南昌烟花晚会的无人机表演,总会融入南昌元素——比如用2600架无人机拼出滕王阁夜景,让‘落霞与孤鹜齐飞’的诗句在空中流动;或是在建军节在八一广场用灯光勾勒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轮廓,让科技为红色历史注入新的表达。我们希望通过这些表演,让世界从南昌的‘空中符号’里,读懂中国航空产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上一篇:铜川市重点产业推介会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