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南京晨报
晨报讯(通讯员 刘燕 陈倩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卢斌)在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网格党支部书记以党建为引领,以实干温暖民心。在南京江北新区泰山街道,浦东苑社区的汤敏娜与明发社区的陈云,正是这样两位扎根网格、服务群众的基层书记,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作为浦东苑社区浦园村小区的网格员兼党支部书记,汤敏娜以党建为“针”,串联起网格治理的千条线。针对网格内高龄老人办事难的问题,汤敏娜将服务送到居民家中。独居老人刘奶奶腿脚不便,她便把餐桌变成“移动柜台”,现场办理尊老金业务。背包里的老花镜、印泥和各类表格,是她“行走的便民窗口”的标配,两年来,累计上门服务特殊群体87次,真正实现服务零距离。
为满足老年人多元化需求,汤敏娜还积极整合共建单位资源。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志愿者进小区免费体检,新马路消防救援站开展消防演习,浦口实验小学学生为独居老人打扫卫生……多方力量联动,让为老服务更精准、更温暖。
在明发社区,陈云作为“融合服务”党支部书记,以“每周一事”工作法为抓手,将居民需求“置顶”。他通过网格巡查、微信群等渠道主动收集问题,每周至少解决一件民生实事。卫生死角清理、路灯更换、窨井盖修复……看似琐碎的“小事”,在他眼中都是关乎居民幸福的“大事”。
面对复杂难题,陈云善用多方联动破局。小区围墙外侧土堤降坡工程引发居民担忧,他联合物业、社区党委与施工单位反复协商,最终在消除安全隐患的同时新增百余个停车位,实现双赢。针对健身器材老化问题,他组织居民代表与物业共商方案,推动设施焕新……截至目前,陈云带领支部累计解决323件民生问题,并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只有把居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才能赢得信任。”陈云说。
从汤敏娜的“移动办公”到陈云的“每周一事”,两位网格书记虽身处不同社区,却以同样的赤诚扎根基层。正如汤敏娜所言:“网格工作像绣花,针脚密了,人心就暖了。”而这密实的针脚,正织就着基层治理最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