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水运网
5月20日,18名“里斯本丸”营救事件英军战俘后代漂洋过海抵达浙江舟山东极列岛,与当地救人渔民后代一起见证东极渔民营救英俘纪念碑揭幕。
当天下午,在东极青浜岛上,随着红绸缓缓揭开,东极渔民营救英俘纪念碑展现在大家面前。纪念碑碑身长4.5米、高1.8米、宽1.7米,重约1吨,造型以施救者与被救者互挽的手臂为主体,寓意着渔民从海中拉起遇难者。
1942年,日军征用“里斯本丸”客货船,押运1816名盟军战俘从香港返回日本。途经舟山东极附近海域时,因日军违反《日内瓦公约》,未在船上悬挂任何运送战俘的旗帜或标志,“里斯本丸”被美军潜艇误判为战船发射鱼雷击中。危难之际,东极渔民不顾日军威胁,一次次划着小舢板冲入波涛汹涌的海中,挽救了384名英军战俘的生命。丹尼斯·维尼。如今,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这座东极渔民营救英俘纪念碑揭幕,成为新的纽带,再次激荡起跨越国界的温暖共鸣。“其中一只手,可能就来自我的父亲,如今他的遗愿终于实现了。”轻轻抚摸纪念碑,76岁的丹尼斯·维尼深情说道。
东极渔民后代吴小飞和英俘后代简女士曾多次在“里斯本丸”营救事件纪念活动中相见,并一直保持书信往来,互寄礼物。这次来东极,简特地带了家乡的特产和亲手做的手工纪念品送给吴小飞,她们的下一代也在活动中相识并交换了联系方式。吴小飞感慨地说:“东极渔民营救英俘纪念碑的揭幕,不仅仅是对历史的纪念,更是对未来的期许,希望我们的后代也能继续携手前行,共同书写友好交流的新篇章。”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驻英大使郑泽光在东极渔民营救英俘纪念碑揭幕现场书面致辞中写道:“回望战火纷飞的艰难岁月,我们更加体会到和平来之不易,更加珍惜中英人民在战火中结下的情谊,愿这段历史跨越时空、赓续传承、启迪后人。”
当晚,还举行了《不能忘却的营救——“里斯本丸”营救事件口述辑录》新书发布会暨赠书仪式。
据了解,为了将原汁原味的口述史料汇编、整理、保存,形成便于后续研究的基础史料,舟山市社科联和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整合专家资源,推进“里斯本丸”营救事件口述史料整理与采集项目,历时两年半,完成《不能忘却的营救—“里斯本丸”营救事件口述辑录》一书的编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