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全国约2.88亿部智能手机支持北斗定位功能;北斗系统相关服务及产品已出口至全球140余个国家和地区……
《2025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日前发布,北斗系统的蓬勃发展势头令人欣喜。对此,一些外媒却酸了,声称“北斗系统正挑战美国GPS系统的全球地位”,以此作为“中国威胁”“零和博弈”的新料。
说起来,“全球卫星导航俱乐部”的成员并不多。美国的GPS是最早的“玩家”,也是该领域一直以来的霸主,俄罗斯的格洛纳斯、欧盟的伽利略系统等“后来者”都不能与之相较。但谁规定只能GPS“一家独大”,垄断全盘呢?北斗系统的崛起,是性能使然,是市场选择,美国话里话外传递“被针对”“被挑战”,反倒暴露出唯我独尊的傲慢与狭隘。
给别人指路,自己要先走出一条路。从中国的视角来看,我们建设北斗系统从来不是为了挑战谁、取代谁,而是基于独立自主的战略清醒,甚至完全是被倒逼使然。现代化社会,卫星导航是各行各业的“眼睛”,美国希望大家都用GPS,不再另起炉灶,但GPS却不时露出“獠牙”,令各国不寒而栗。
1991年海湾战争中,美国GPS系统第一次以武器制导的形式大获成功,美国人甚至将海湾战争归结为“GPS的胜利”。1993年,美国无端抹黑中国“银河号”运输化学武器,武力逼停并关闭“银河号”GPS信号,导致该货轮被迫危险漂航三周之久。
可以说,军民两用的GPS,既为美国在全球赚得巨大经济收益,也成了其维护自身政治与军事霸权的重要工具,一次又一次被用来“卡脖子”。严峻的现实,坚定了中国人独立自主搞卫星导航系统的决心。今天,美国热衷炒作“北斗威胁”,但试想,如果中国手中没有北斗,成了“睁眼瞎”,又会被霸凌到什么田地?
况且,中国人的自主创新,从不排斥开放合作,中国建设北斗系统,也从来没有关起门来独享成果。作为联合国认可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核心供应商,北斗全面进入民航、海事、移动通信等11个国际组织的标准体系,国际“朋友圈”越来越大。在助力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方面,北斗更是不遗余力——巴基斯坦的交通运输、港口管理,缅甸的土地规划、河运监管,老挝的精细农业、病虫灾害监管,文莱的都市现代化建设、智慧旅游,印尼的海上集成应用,都有北斗的身影。尼日利亚、突尼斯、塞内加尔、喀麦隆、吉布提等30多个非洲国家也已建设北斗CORS站,当地水利、交通、农业、气象监测等领域正得到高精度位置服务。中国胸怀和中国贡献,伴随“太空丝路”不断延展。
“中国的北斗,也是世界的北斗”,中国的科技胸怀与技术成果正造福世界。且看,中国空间站向世界开放,外国航天员、外国科研项目都有机会登上“天宫”;“嫦娥四号”带着多个国际合作载荷前往月背挖土,中国慷慨与各国分享带回的样本;中国的AI应用致力于开源发展,助力全球创新合作……反观一些国家,这么些年一直打“科技冷战”、搞“技术壁垒”,“禁止科研人员与中国航天机构接触”“禁止使用中国AI”等上不得台面的伎俩是多么可笑与愚昧,哪有半点大国的样子?
犹记得小学课文《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中写道,“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会帮助你辨别方向。”有网友说,可以再加上一句:“天上还有很多指路明星,是中国人送上去的。”相信这些默默无言但心有大爱的中国“星星”,会为全球更多人照亮更美好的前路。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