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辽宁新闻5月21日电(记者赵桂华)在乡村全面振兴的征程中,沈阳市浑南区政务服务工作不断推陈出新,全力推进“村政通”村级便民服务站建设,构建起“固定站点+流动服务”的全方位体系,绘就政务服务优化助推乡村振兴的崭新图景。
走进祝家街道佟家峪村便民服务站,整洁明亮的环境让人眼前一亮。综合窗口能够全科受理所有业务,事项清单、工作制度、办事指南等信息资料规范公示,随时供村民翻阅查看。电脑、打印机、复印机、饮水机等设施设备一应俱全,为现场办事提供了坚实保障。村民们纷纷表示,自从村里有了便民服务站,办事方便多了。以前办“奖扶”要到街道去办理,现在到村里的便民服务站一下就办妥了,还能顺便问问别的业务,真是太方便了!
曾经,农村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信息流通不畅等诸多因素,村民们办理各类事项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件件看似平常的小事都可能让村民们踏上漫长艰辛的“跑腿之旅”,有时还会因为资料不齐、找不对地方而白跑一趟,让大家苦不堪言。如今,随着政务服务进村屯工作的大力推进,这些问题都已迎刃而解。
今年,浑南区已将28个村屯纳入村级便民服务站建设名单。秉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的原则,紧扣创建标准,做到“有场所、有人员、有电话、有制度”。梳理出与广大农村群众密切相关的78项服务事项以帮办代办形式下沉至各村便民服务站,对事项受理条件、服务对象、办理渠道、办理流程、申请材料、办结时限、办理结果进行了明确,让办事群众对办什么、怎么办一目了然。浑南区还起草编制了“村级便民服务事项知识库”与《办事不找关系指南》,详尽涵盖了各项业务的所需要件、审查要点等细节,确保村级便民服务站对于下沉事项“接得住、办得好”。
考虑到部分村民居住偏远、行动不便、农活繁忙,单纯依靠固定便民服务站还远远不够。于是,贴心暖心的上门帮办代办流动便民服务应运而生。由村干部、志愿者组成的帮办代办队伍切实让“小事不出村”成为基层政务服务新体验。李相街道王士兰村的王大爷家中农活繁忙,子女又都在外务工,办理居民医保成了他的心头难事。得知情况后,帮办代办队伍主动上门,及时帮助王大爷完成了认证。“多亏了你们啊,几分钟就办好了,要不然我真不知道该咋办,这服务太贴心了!” 王大爷高兴地说。
不仅如此,办理业务所需的要件也同样纳入进了帮办代办服务范畴。帮办代办队伍不仅会详细告知村民每一项材料的获取途径,联系相关部门开具证明,还会帮忙复印证件资料,全程跟进办理情况,直到事项顺利办结。这对于不清楚材料如何准备的村民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这种“固定站点+流动服务”的双重保障,切实缩短了村民与政务服务之间的距离,真正实现了便民服务“无盲区”“全托底”。
浑南区“村政通”村级便民服务站建设工作,正一步步破除城乡政务服务的壁垒,让乡村与城市同频共振,共享发展成果。下一步,随着更多的村级便民服务站的建成完善、服务事项的不断扩充,“村政通”将编织起覆盖村屯的政务服务大网,持续为浑南区城乡融合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