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访网财观
背靠“零售之王”招商银行和美国信诺集团,招商信诺人寿自成立以来便一路高歌猛进,保费收入节节攀升,一度被视为中外合资寿险公司的典范。然而,进入2025年,这家曾经的“明星公司”却开始显现疲态,业绩走向下坡路。
2025年一季度,招商信诺人寿保险业务收入155.43亿元,同比下降15%。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人身险机构原保险保费收入为1.79万亿,同比增长0.25%。一季度寿险原保险保费收入为1.38万亿,同比下降0.99%。招商信诺显然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于此同时,其母公司招商银行今年一季度中间业务收入中代理保险收入也是直线下降,从去年的25亿多暴跌27.65%,缩水到18.26亿。
据悉,招商信诺人寿以招商银行为核心银保渠道业务合作方,并依托招商银行客群开展产品细分及分层营销工作,2021年-2024年前三个季度该公司的银保渠道保费比重逐年增加,依次为72.46%、77.3%、82.78%、85.07%。其中,招商银行渠道保费收入对招商信诺银保渠道贡献度始终保持在95%以上。
在业绩下行的同时,招商信诺的偿付能力也出现下滑。今年一季度,其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42.6%,较2024年末下滑了2.74个百分点。为应对资本压力,招商信诺于2025年3月25日发行了总额为10亿元的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然而,其偿付能力报告中预测,未来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预计将在基本情景下进一步降至138.53%,压力仍在继续。
1
裁员谜团难解
财报数据“刺眼”的同时,招商信诺的信披水平也有待提高。2023年5月,有媒体报道称招商信诺将进行总部中后台20%-30%的裁员,以应对营收压力并满足股东利润预期。尽管招商信诺方面予以否认,声称“公司经营状况持续良好”,但工商年报数据却透露出员工规模收缩的迹象。2022年员工总数为2394人,2023年降至2308人。同时,其应付职工薪酬也从2023年的约4.56亿元下降至2024年的4.19亿元,裁员虽未明确承认,但人力成本控制已在悄然进行。
2
消费者投诉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断崖式”下降 背后是否另有隐情?
年报显示,2024年,招商信诺人寿涉及投诉案件共计787件。从投诉业务类别看,销售纠纷占比55%,退保纠纷占比40%;从地域分布看,投诉主要集中在浙江、广东、江苏等地区。但在2023年年度,招商信诺涉及投诉案件共计1726件,从投诉业务类别看,涉及销售纠纷占比70%;涉及退保纠纷占比22%;从投诉地区看,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山东、四川等地区。
然而,这一“亮眼”成绩是否真的代表客户满意度的显著提升,仍有待观察。黑猫投诉平台信息显示,多位消费者投诉招商信诺存在对客户的销售诱导行为。
不仅如此,招商信诺还多次因虚假宣传被监管处罚。2024年8月2日,招商信诺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因业务宣传资料不真实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天津监管局警告并处罚款1万元。
2024年4月23日,招商信诺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因唆使、诱导保险代理人进行违背诚信义务的活动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警告并处罚款1万元。
曾几何时,招商信诺凭借“招行系”的金字招牌和精细化管理脱颖而出。但如今,面对内外部环境变化,如何稳住银保依赖型结构、提升合规水平、应对资本压力并真正重塑客户信任,已成为摆在其面前的现实课题。(内容来源|知谭商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Hehson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Hehson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