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河北法制报
近日,张家口市桥西区人民法院对一起合同效力纠纷案件作出判决。承办法官以严谨的法律论证和扎实的证据审查作出公正裁判,彻底厘清各方当事人长达数年的权利义务争议。
该案涉及一房二卖,2019年,吕先生与郑某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支付全款后吕先生一家入住,因政策原因暂未办理过户。2023年,吕先生发现郑某竟和赵某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将涉案房屋以代持形式过户至赵某名下,并将登记为赵某的房产证交给吕先生,承诺以后再过户至吕先生名下,但后来就拒绝联系、办理。吕先生无奈将郑某和赵某诉至法院。
承办法官秉持“穿透式”审判理念,深入剖析可能存在的以房产出售为手段,实质涉诈骗或骗取金融机构贷款的情形。经向公安机关移送侦查后确认未达到刑事立案标准,法院继续审理。审理过程中,法官运用“争点分层技术”将合同效力问题逐条剖析定性,最终判决确认二被告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属恶意串通,侵害了原告的合法权利,故应属无效。判决后当事人均未上诉。
席娟 古亚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