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讯 记者余晓玲、通讯员东教宣报道:7年学制、直达本科,今年东莞中职招生改革多多、利好多多。近日,广东省教育厅公布了2025年中职学校和本科高校协同育人试点名单,东莞理工学校、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参与首批试点,开启“3+4”中本贯通培养(以下简称“3+4”)。
近年来,东莞不断创新职业教育育人改革,拓宽学子成长路径。继去年率先在全省启动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选取10所公办中职学校开设“现场工程师专班”后,今年东莞不仅实现“现场工程师培养”的扩容,还向中本贯通培养迈出坚实的一步,畅通学生技能成才通道。
“3+4”指中职学校与本科高校联动,开展全日制七年一体化中本贯通培养改革,学生在中职学校学习3年后,通过相应考核,进入对应本科院校学习4年,毕业后可获全日制本科文凭。
具体来看,首年试点“3+4”培养,东莞理工学校开展专业为“软件与信息服务专业”,对应本科专业为“软件工程技术专业”,今年共招生30人;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开展专业为“机电技术应用”,对应本科专业为“机械电子工程技术”,今年共招生20人。
“3+4”试点是广东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尝试,不仅打破中职、本科原有学制的壁垒,拓宽中职学子成才路径,更利于提升人才培养的连贯性,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
中职学校与本科院校如何联动育人?据悉,试点校将在课程设计、资源共享、管理联动的基础上,共同进行全过程教学质量监控、全周期学业评价,特别是针对学生的基本素质、专业能力等方面研究制定实施可量化、有标准的考核办法。
值得一提的是,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在“3+4”培养中,还联动企业校企合作企业广东创世纪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参与,学生完成3年中职学业后,经转段考核合格,进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机械电子工程技术专业学习4年,还有望直通创世纪实现无缝就业。
上一篇:量器守诚 民生有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