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天津日报
周末的天津五大道街区,京牌、冀牌车辆络绎不绝。古文化街的相声茶馆里,北京方言与天津话此起彼伏。“从北京南站到天津站高铁只需30分钟,比去郊区还方便!”带着孩子打卡海洋博物馆的北京游客张女士道出京津“同城化”旅游的常态。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京津冀三地客流内循环占比已经超过55.32%,三地已互为重要且热门客源地。携程发布数据,今年以来,来津旅游订单中,周边游订单占比25%;客源地前十分别为:北京、上海、唐山、秦皇岛、廊坊、广州、沧州、哈尔滨、深圳、长春,前五名中京冀占据四席。在京津冀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天津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多样的旅游资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北京和河北游客。“周末微度假”正重塑天津旅游生态。
旅游方式革新
交通赋能与个性化需求释放
便捷的交通网络推动自驾游和高铁游成为主流。京津冀城市群作为我国北方最大的城市群,在“轨道上的京津冀”高速推进的背景下,区域内交通网络的进一步完善与优化,使得更多游客能够轻松来津。携程最新数据显示,交通一体化带来的“1至1.5小时交通圈”使得京津冀地区半日通勤成为现实,来津旅客的客源地榜单中,北京、唐山、秦皇岛、廊坊、沧州等“圈内”城市占据显著位置,为游客提供前所未有的便捷体验。
京津城际日均开行超100列,北京大兴站至天津西站的高铁最快46分钟直达,2025年“五一”假期该站单日客流激增至1.25万人次,较2024年同期增长超十倍。天津与北京环球影城之间的首条旅游省际班线的开通,进一步缩短了京冀游客来津的时间成本。河北游客则依托高速公路网络,实现“周末串门游”。
与此同时,个性化旅游需求催生定制化服务,京津冀三地联合推出18条跨区域旅游线路,涵盖“当日往返游”“多日深度游”等产品,并开通12条文旅直通车,串联北京环球影城、河北唐山宴、天津泰达航母主题公园等特色景区。天津还涌现出一批专注亲子研学、城市微旅行的旅行社,为游客提供“博物馆探秘”“海河文化骑行”等主题线路。
旅游热点变迁
传统景区升级与新兴地标崛起
“京郊也不乏乡村度假游的选择,但是特色、体验项目这么丰富、这么全的,还是比不了蓟州。”“五一”假期刚过,北京市民姚静鑫就来蓟州参加“团建”,“我们公司每年都组织员工来蓟州,这里采摘、钓鱼、露营、研学应有尽有,还有拓展训练基地,从北京开车来也方便。”
在蓟州“上山下乡”亲近自然、体验慢生活的乡村度假,吸引了不少北京游客。盘山、梨木台等“轻徒步”路线则深受河北游客“热捧”,八仙山景区的森林疗愈、潮玩谷二期的环山越野、环山湖的峡谷漂流等项目最受欢迎。
蓟州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区积极实施“引客入蓟”工程,联合京津冀50家景区组成景区联盟,持续在北京颐和园、奥体中心、首都机场等地进行推介,同时,每天开通两对到北京站的旅游专列,周末8条旅游直通车由北京朝阳区直达蓟州重点景区。“五一”假期,全区精品民宿“一房难求”,赵家峪村、崔各寨村、西井峪村等村民宿入住率高达100%。据移动平台数据显示,北京市、河北省等外埠游客占比达到62.7%,相比春节假期增长了10%。
而旅游热点景点呈现“传统焕新”与“新兴崛起”的双重特征。五大道、古文化街等传统景区通过业态升级持续吸引游客,如五大道推出海棠花节、戏剧快闪沉浸式活动,古文化街整合非遗体验与民俗表演,成为文化深度游的代表。与此同时,一批新兴景点崭露头角:棉3创意街区依托百年工业遗产,打造“艺术元宇宙”数字经济园,春节期间举办的“巳季如春”花灯盛会吸引数万人打卡,红砖墙与现代艺术装置交织的场景成为社交媒体热门话题;意式风情区通过钟书阁夜校讲座、马可波罗广场灯光秀等活动,将历史街区转化为文化体验空间,单日最高客流达18万人次。此外,滨海新区的泰达航母主题公园、方特欢乐世界等现代化景区,凭借互动性强的体验项目,成为京津冀家庭游客的必选目的地。
客源结构与趋势
年轻力量与家庭客群双轮驱动
“周五自驾直奔东疆港,周六一早看日出,带娃赶海、去贝壳堤湿地公园看国内罕见的古贝壳堤遗迹,剩下一天逛了国家海洋博物馆,去了极地海洋公园,完满‘收官’。”来自廊坊的陈旭一家结束了滨海自驾游,他和孩子约定,等到冬天,再来天津看海看海鸥。
携程相关报告显示,今年以来,最受外埠游客欢迎的天津热门景点前十,分别为泰达航母主题公园、国家海洋博物馆、天津之眼摩天轮、天津极地海洋公园、天津欢乐谷、天津方特欢乐世界、海河游船、盘山、石家大院、独乐寺;在趋势上,国内亲子游订单同比去年增长22%,自然科普类景点大受欢迎。以国家海洋博物馆为例,仅今年春节假期就累计接待观众15.87万人,其中外地观众14.68万人,占比92.5%,外地观众中占比前3位省市分别为河北省29.04%、山东省11.89%、北京市11.22%。
“90后”“00后”游客大量涌入津城网红地标,如五大道的咖啡馆、民园广场的欧式餐厅,这些融合历史建筑与现代商业的场所成为年轻人拍照打卡的胜地。意式风情区更是以70%以上的年轻游客占比,通过文化讲座、灯光秀等活动,成为时尚文化聚集地……从来津游客结构来看,呈现亲子化占优趋势,从年龄分布来看,年轻化特点鲜明。年轻一代和亲子家庭成为增长最为迅速的细分市场。记者调查发现,18至35岁游客偏爱“网红打卡+文化体验”,如德云社相声、滨海图书馆、“天津之眼摩天轮”“天津六百年”展馆微缩光影秀等大受偏爱;36至50岁家庭游客集中选择极地海洋世界、方特欢乐世界及蓟州农家乐。
机遇与提升
在协同中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北京侧重历史文化,河北主打自然山水,天津“洋楼文化+滨海休闲”“都市型、体验式、年轻态、人文韵”的特色鲜明、深入人心。京津冀三地在旅游资源方面各具特色、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元的旅游生态系统。旅游市场一体化、产品互推、资源共享、渠道共建、客源互送的合作模式,不仅为三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打造跨区域的旅游产品和线路提供了坚实基础,更凝聚区域合力,奏响了京津冀文旅高质量协同发展的时代强音。
“天津因河而生,向海而兴,千年的运河文化和渤海湾的万里波涛汇集于此,铸造了天津开放包容的性格基因,中西合璧的景观风貌和古今交融的人文底蕴。”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陈冰介绍,今年的“5.19中国旅游日”天津分会场启动仪式选在武清区运河不夜城,三地文旅代表对京津冀文旅项目集体推介,正是京津冀一体化的突出体现。
据介绍,京津冀一体化为天津旅游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三地文旅部门联合出台《京津冀文化和旅游产业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通过整合资源推出“乐游京津冀”组合产品,共建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实施游客互送行动等,推动区域文旅市场深度融合。专家建议,天津可充分发挥“近代中国看天津”的文化优势,与北京的历史底蕴、河北的自然风光形成互补,例如开发“京津文化遗产双城游”“京津冀滨海休闲度假带”等跨区域产品。
上一篇:从我爱你到我愿意(图)
下一篇:全力助推特殊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