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闻久违吆喝声
创始人
2025-05-21 05:40:51
0

  职业生涯行将结束时,我移居济南南山外围小山谷,三面环山,满目葱茏,春鸟呢喃,夏蝉聒噪,秋虫啾啾,寒冬寂寥。平日听到最多者,除了汽车声响,会有不时的狗吠,偶尔雄鸡啼唱。此外,只有静谧。前几日早晨,小区深处忽然传来“磨剪子来,抢菜刀”的吆喝声,时近时远,在山谷间回荡。我即刻更衣下楼,不为磨刀,只想看个究竟,却未能如愿。

  吆喝声是指商贩叫卖时的大声呼唤,在文人笔下,被雅称为“市声”和“货声”。上世纪80年代,有部电影《搭错车》,苏芮演唱的主题曲《酒干倘卖无》,曲名便是闽南话的吆喝声:“有空酒瓶卖吗?”歌中唱道:“多么熟悉的声音,陪我多少年风和雨,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我以为,“不需要想起”“也不会忘记”,这对于吆喝声来说,是再恰当不过的定位。

  □牛国栋

《水浒传》里

燕青唱“货郎太平歌”

  旧时关乎商业形态之描述,有“行商”与“坐贾”之分,其叫卖方式也不尽相同。

  所谓“坐贾”,即有店铺的商家,叫卖相对简单。门前常设专人叫卖,介绍自家商品及特色,还会在门口摆放留声机、大喇叭,以吸引路人。饭馆里,“跑堂的”身兼数职,其中一项差事便是分别向后厨和顾客报菜名,吆喝的声音很大,有意让周围人听到,以起到菜品推销之作用。

  所谓“行商”,指流动商家,其中包括替人介绍买卖的中间商(亦称“掮客”)、长途贩运者,以及有库无店的批发商,人数最多者无疑是走街串巷的小商小贩。这些流动商贩门类繁多,五行八作,既有杂货买卖,又有器具修制,也有杂耍卖艺,还有行医售药。其中出现最早,也最为典型的是货郎。

  货郎自古有之,今人所能见到的最早货郎形象,始于北宋宫廷画师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图中描绘的东京汴梁城繁华之景象,自然少不了走街串巷的货郎。南宋宫廷画师李嵩则将货郎作为独立形象来刻画,其传世作品有四幅《货郎图》,其中三幅为团扇扇面,一幅为横条手卷。手卷系其中尺幅最大者,绢本设色,画面展现了一位行走临安(今杭州)的老货郎,和颜悦色,肩挑货担,琳琅满目。更为夸张的是,老货郎头上、胸前、手腕上都缀满小商品,引得好奇的妇孺追逐与围观。此画早年藏于清廷内府,乾隆对这幅反映宋代世俗生活景象的画卷很是欣赏,并题诗于画上:“肩挑重担那辞劳,多攘儿童劳护持。莫笑货郎痴已甚,世人谁不似货郎。”

  乾隆喜欢此画,还不仅停留于赞画上,他还下令在圆明园内同乐园设立“买卖街”,在新年之际开市,持续二十天左右。买卖街各色商店应有尽有,货品排列有序,店门四敞大开,商贩都由太监们假扮。“丝绸布匹,则分地段焉。瓷货漆器,则各占专巷焉。木器衣装,妇女珍饰,则此一方焉。玩好书册,经典巨籍,则彼一地焉。”(清姚元之编著《竹叶亭杂记》)“顾客”除皇帝外,皆是妃嫔。为增加街市的热闹,有些大臣被恩准后也可以进入,甚至有获得特许的欧洲传教士参加。

  宋末元初,祖籍济南的周密在其杂史《武林旧事·舞队》中提到演出队伍中作为一种表演形式的“货郎”。他记载:货郎“叫声,自京师起撰,因市井诸色歌吟、卖物之声,采合宫调而成也”。这些来源于民间“原生态”的叫卖声,经过不断加工与润色,被赋予朗朗上口的音调与节奏,世称“货郎太平歌”和“货郎儿”,后被直接作为元散曲曲牌,并纳入杂剧之列。元杂剧《风雨像生货郎旦》中,便有“货郎儿”的唱词。

  《水浒传》第七十四回《燕青智扑擎天柱 李逵寿张乔坐衙》,有一段与山东人唱“货郎太平歌”相关的桥段:众人看燕青时,打扮得村村朴朴,将一身花绣,把衲袄包得不见。扮作山东货郎,腰里插着一把串鼓儿,挑一条高肩杂货担子,诸人看了都笑。宋江道:“你既然装作货郎担儿,你且唱个山东货郎转调歌与我众人听。”燕青一手拈串鼓,一手打板,唱出货郎太平歌,与山东人不差分毫来去。

  说到货郎的“行头”与“道具”,不能不说到“鼗”,这是先秦之前手摇鼓的称呼,原是一种礼乐演奏用的乐器,后来成为货郎们“招摇过市”的响器与标志,人们遂赋名“货郎鼓”。

  在现实生活中,货郎们绝非李嵩画笔下那样浪漫与和美,更不似小曲中唱得那么轻松与喜庆。早年他们都是靠徒步行天下,既费脚力,又需手艺,还要练好嘴头,以讨顾客欢喜。如此忍辱负重,不问寒暑,不舍昼夜,可谓尝尽人间五味。

“磨剪子抢菜刀”

堪称吆喝中的“普通话”

  清光绪丙午年(1906),蔡省吾编著的《一岁货声》,记录了北京市集上叫卖的各种词句与声音,共分十八节,将旧历新年至腊月,以及“通年”与“不时”中的货声一一列举,以此“可以辨乡味,知勤苦,纪风土,存节令,自食乎其力,而益人于常行日用间者固非浅鲜也。朋来亦乐,雁过留声,以供夫后来君子”。

  张恨水1945年发表《市声拾趣》一文,对北京叫卖声予以如下定位:我也走过不少的南北码头,所听到的小贩吆唤声,没有任何一地能赛过北平的。北平小贩的吆唤声,复杂而谐和,无论其是昼是夜,是寒是暑,都能给予听者一种深刻的印象,虽然这里面有部分是极简单的……可是他们能在声调上,助字句之不足。至于字句多的,那一份优美,就举不胜举,有的简直是一首歌谣。

  济南同北京一样,也是“一岁货声”,四季、通年、不时,货声不绝。与京师不同的是,旧时济南的叫卖声大多简短、明快,直截了当,不绕圈子,卖什么就吆喝什么,让人明明白白。

  在诸多吆喝声中,“磨剪子抢菜刀”,无论用词还是声调,起码在北方各省大同小异,成了吆喝中的“普通话”。而其他货声则大多是济南或周边一带的方言。

  我们小时候,每到过年,鞭炮舍不得买也舍不得放,走街串巷卖“滴滴金儿”的便颇受孩子们欢迎。这种用纸卷着木炭和火药的细长条索,点燃后火花四溅,发出金色光亮。孩子们口中都振振有词:“滴滴金儿,冒火星儿,一分钱儿,买十根儿。”

  正月里,串门走亲戚,街上很多卖“酸蘸儿”的。所谓“酸蘸儿”是济南方言,也叫山楂蘸儿,北京人叫“糖葫芦”,天津人叫“糖墩”,青岛人则叫“糖球”。

  吹糖人的多是在过年后出现,手推小车,载着小煤炉和熬糖稀的铁锅,还有各种形状的糖模子,专往学校周边和商场附近孩子多的地方钻,以吹得圆鼓鼓的小老鼠、小狐狸等可爱的卡通形象吸引孩子的眼球和味蕾。这一行专用的响器铜锣,有人干脆称之为“糖锣”。

  每到开春,卖小鸡的便出现在济南老街背巷。早年间,是用扁担挑着扁圆形的装满小鸡的笼子,后来有用大飞轮载重自行车驮着大笸箩装小鸡的,都是边走便吆喝:“卖小鸡了啊,寿光大窝鸡。”彼时卖鸡大都是赊账,买方在卖方记账本上签字画押,卖家承诺,包成活、包是母鸡。若达不到要求,秋后上门要账时可以拒付。

临近端午

“粽子来,江米热粽子”

  初夏时,临近端午,“粽子来,江米热粽子”的叫卖声便不时传来。包粽子、卖粽子多由女人担当,她们手提竹篮,里边盛着用江米、红糖和大枣包的煮熟的粽子,盖上小棉被保温。南方人喜爱的肉粽,彼时济南完全看不到。

  冷食是盛夏人们的最爱。北京人口中的冰棍儿,济南人叫冰糕,青岛人叫冰棒。卖冰糕的用自行车驮着白色大木箱,里面用厚棉被保温,箱子上写着大大的“冰糕”俩字,沿街叫卖:“卖冰糕,牛奶冰糕,三分的五分。”

  没有冰糕的时代,夏天济南卖的是“冻冻”。济南话中的“冻冻”就是指冰块。那时没有制冰机和冰箱,取冰及存储冰,靠的都是大明湖。冬季凿冰,选择湖水干净、没有荷叶梗的冰面,凿冰者手持铁镩,向冰面捣捶。取下大冰块,用榆木杠子、粗铁丝固定好,送到大明湖东南岸的冰窖里封存。这种简易冰窖一人多深、两间屋大,用麦秸将地面和四周铺好,既保温又防止冰块粘泥土。夏天到来,有些饭店用此做冰激凌,饮料摊则用此冰镇酸梅汤。那些散落的小冰块被家境贫寒的孩子们抢走,放到柳条筐里,用荷叶遮挡着阳光,沿街叫卖:“拔凉拔凉的冻冻啊,真解渴!”

  盛夏时,大明湖周边还有白莲花售卖,令来此执教的老舍羡慕不已。他曾写道:“在夏天,青菜挑子上带着一束束的大白莲花出卖,在北方大概只有济南能这么‘阔气’。”

  成熟后的莲蓬也被湖民摘下卖给小贩,到火车站、街头和游览点去卖,并吆喝着:“坐火车,到济南,不尝莲蓬不解馋。”

  旧时大明湖种的是清一色的白莲藕,其藕个大身子轻,藕眼大,生吃口感爽脆,没有渣。那些鲜嫩的小藕瓜,被人挑着担子,沿街吆喝着“吃嫩藕来,赛过雪花梨”。有买者,小贩便用荷叶包住藕瓜,用手掌拍碎,在上面撒上白糖,那叫一个清爽。

南山的叫卖声

“卖柿子,喝蜜的柿子”

  北园一带曾经是济南的“菜篮子”和“米袋子”。北园人走街串巷的吆喝声,主要有三句:“倒垃圾”“换大米”“茅房里有人吗”。这三句吆喝声也概括了三种职业特点。那时北园人收生活垃圾和淘粪,主要是用做种植的肥料。除了种菜,北园种稻历史久远。当地农民根据水稻喜凉水的特点,引泉水灌溉。泉水温度低,稻子生长期较长,糖化好,稻米洁白,蒸熟的米饭油光锃亮,香气四溢。

  曾任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的陶钝,1921年考入济南省立一中时曾住在后宰门街,对此街饭店卖的大米饭印象很深。他曾说:“这里卖大米饭的是用柳条编的箢子装饭,据说是济南北园的大米,一开包布就闻到米香了。”

  “换大米”则是用视为“细粮”的大米换些地瓜干、地瓜面或玉米面等“粗粮”,一是解决人口多的人家吃饭问题,二是到别处售卖换现钱。这种以物换物的易货贸易还体现在“换洋火”“换散酒”上,而一度兴起的“换鸡子儿(鸡蛋)”,用以交易的多是人们节省下来的粮票、布票。

  与美食密不可分的油盐酱醋等调味料和酱菜也是流动商贩叫卖的重要门类。尤其是泺口醋颇负盛名,其主料是高粱和黄米,发酵后经过三伏天阳光暴晒,因此有“三伏老醋”的别称,醋色浑黄,酸中微甜,香味浓郁。1915年,泺口醋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挑担子叫卖泺口醋,颇受追捧。

  若说北园是“菜园子”,南山则为“果篮子”。秋日重阳之际,红枣、苹果、山楂、栗子、石榴、无花果、核桃等都运进城来,其中柿子风头最劲。市内各个水果摊,橘红色的柿子都是主角,“卖南山脆柿子来,又甜又脆”“卖柿子,喝蜜的柿子”。所谓“脆柿子”,济南人称大合柿,个大皮厚,果肉筋道,口感脆甜。所谓“喝蜜的”,是熟透并充分糖化的柿子,甜度堪比蜂蜜,果肉如汁,吮吸食之,别有风味。

  旧时生活拮据,大块的好布买不起,于是催生了卖布头的生意。这些布头来源于布庄和大商场内剩余的零碎布料。人们买回家去拼接缝制,接裤脚和袖口,缝补丁,给小孩做衣服。而这一营生的“响器”与卖小百货的一样,也是货郎鼓。一听到这鼓声传来,很多家庭主妇便会蜂拥而至,你挑我拣。

  大观园晨光茶社创始人、相声名家孙少林和其搭档郭宝珊有个传统名段《卖布头》,其中很多仿学各种叫卖声,像拾掇雨伞的、卖洋油的、卖大小金鱼的、卖切糕的、卖包子的、卖估衣的。二位还特意加入了济南方言,仿学大观园里卖冰糖酸蘸儿的。说起卖布头,节奏极快,衔接丝滑,表情幽默,用行内的话说,“卖相”极好。

  (本文作者为山东省文化旅游联谊会副会长、文化旅游学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中铁5月20日获融资买入1... 5月20日,中国中铁涨0.18%,成交额1.97亿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中国中铁获融资买入额1823...
远望谷5月20日获融资买入28... 5月20日,远望谷涨9.94%,成交额3.75亿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远望谷获融资买入额2847.0...
兆易创新5月20日获融资买入1... 5月20日,兆易创新跌0.12%,成交额20.00亿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兆易创新获融资买入额1.8...
融捷股份5月20日获融资买入4... 5月20日,融捷股份涨0.11%,成交额5784.71万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融捷股份获融资买入额4...
洪田股份5月20日获融资买入5... 5月20日,洪田股份(维权)跌1.33%,成交额1.04亿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洪田股份获融资买入额...
诚迈科技5月20日获融资买入1... 5月20日,诚迈科技跌0.18%,成交额2.44亿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诚迈科技获融资买入额1727...
三角轮胎5月20日获融资买入4... 5月20日,三角轮胎跌0.14%,成交额4055.31万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三角轮胎获融资买入额4...
通润装备5月20日获融资买入6... 5月20日,通润装备(维权)涨0.54%,成交额4579.72万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通润装备获融资...
上海银行5月20日获融资买入2... 5月20日,上海银行跌0.54%,成交额5.03亿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上海银行获融资买入额2244...
中国核建5月20日获融资买入3... 5月20日,中国核建跌0.67%,成交额2.29亿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中国核建获融资买入额3793...
福立旺5月20日获融资买入22... 5月20日,福立旺跌0.70%,成交额1.71亿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福立旺获融资买入额2279.8...
同惠电子5月20日获融资买入6... 5月20日,同惠电子涨3.27%,成交额1.90亿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同惠电子获融资买入额663....
蓝海华腾5月20日获融资买入1... 5月20日,蓝海华腾涨1.44%,成交额1.28亿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蓝海华腾获融资买入额1898...
瑞博生物转战港交所:18年“烧...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成立18年的苏州...
富瀚微5月20日获融资买入20... 5月20日,富瀚微涨1.58%,成交额1.62亿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富瀚微获融资买入额2038.1...
5月20日港股创新药ETF(1... 5月20日,港股创新药ETF(159567)涨4.48%,成交额8.26亿元。当日份额减少700.0...
中国科传5月20日获融资买入2... 5月20日,中国科传涨0.90%,成交额5136.10万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中国科传获融资买入额2...
高澜股份5月20日获融资买入1... 5月20日,高澜股份涨1.36%,成交额1.85亿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高澜股份获融资买入额1016...
5月20日自由现金流ETF广发... 5月20日,自由现金流ETF广发(159229)涨0.30%,成交额2184.20万元。当日份额减少...
Epic Games的《堡垒之...   Epic Games广受欢迎的多人射击游戏《堡垒之夜》(Fortnite)从周二起再次登陆美国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