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内蒙古日报
◎王慧丰
当改革的浪潮奔涌向前,准格尔旗勇立潮头,甩出“王炸”——出台实施《准格尔旗容错事项事前备案和不作为干部处置办法》。
事前容错政策明确,在改革创新、干事创业过程中,因缺乏先例和经验可能出现失误或者未达到预期效果等情形,干部本人及所在单位可以申请事前备案。这就好比为干部发放了一张“风险保单”,让大家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大胆创新实践。这种激励机制,既充分调动了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让“敢闯敢试、包容失败”的理念深入人心。
光鼓励“干”还不够,还得整治“懒”。准格尔旗不仅明确了可以容错的十种情形,也给不作为、慢作为画了张高清画像,从对重大项目组织不力,到对履行行政审批精神不振,再到对信访事件办理不及时等等,不作为、慢作为具体表现一目了然。这如同给干部行为划出红线,一旦触碰,立即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事前容错并不是无底线纵容,容错纠错也绝不是为纪法松绑。准格尔旗给政策装上了安全阀,明确了禁区:主观故意违规、触碰法律红线、严重失职渎职,这些行为绝不容忍!同时,一套严密的监督体系也随之启动,全程紧盯容错过程,确保政策公正执行。而且,对于被容错的事项,要求相关责任人必须吃一堑长一智,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做好整改,防止重蹈覆辙。
事前容错政策撬动的不仅是干部敢为、企业敢闯的发展活力,更是一场重塑区域竞争力的深刻变革。站在新的起点上,准格尔旗正以这一政策为支点,持续深化改革、优化机制,让容错的温度转化为发展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