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科技板”见微知著:从案例盘点看何种城投主体正在发行科创债?(东吴固收李勇 徐津晶)20250520
创始人
2025-05-20 22:21:35
0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摘  要

产业类主体在科创债市场的参与度显著高于城投类主体:

1)当前产业类主体占据我国科创债发行的主导地位,其发行数量和规模均远高于城投类主体,或主要系城投类主体主营业务与科技创新属性关联度不高以及城投类主体在化债政策执行过程中新增发债受限所致

2)城投类主体在科创债市场的参与度明显较低,一方面可能由于其业务领域相对以公益性运营居多,市场化经营以贸易业务、地产业务为主,且与地方政府基建项目绑定较深,因此在科技创新领域投入较少,符合科创债发行标准及条件的项目有限;另一方面可能由于35号文发布后名单内的城投平台基本只能以“借新换旧”名义在债市融资,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均对平台新增发债审核较严,因此,由于城投类主体通过新增发债进行融资的渠道受阻,故发行科创债的可行性进一步降低。

3)若区分科创票据和科创公司债来观察,则可以发现尽管产业类主体在科创票据和科创公司债的发行中均为主力军,但城投类主体与产业类主体在两类科创债中的参与程度存在一定差异,即相较于科创票据,城投类主体更倾向于选择科创公司债作为债市融资工具,表明城投平台在交易所市场中发行科创债的意愿及可行性相对更高,一方面或由于交易所市场对于科创债品种的审核与管理机制较银行间市场更为成熟与完善,另一方面或与科创公司债对于孵化产业园类发行人的支持力度较科创票据更充足、条件较科创票据更宽松,且有私募发行选项可提升发行成功率有关。

城投类主体发行科创债募资用途以偿还有息债务为主:

1)自一揽子化债政策实施以来,城投类主体发行的科创债的募集资金用途主要包括三类:a)置换用于偿还到期的公司债券本金的自筹资金、股权投资出资或基金前期出资:属于该资金用途大类的债券共计11只,合计规模为150亿元;b)对科技创新领域相关投资支出进行置换:属于该资金用途的债券共计5只,合计发行规模为42亿元;c)偿还有息债务:属于该资金用途的债券共计24只,合计发行规模为277.02亿元。

2)其中,第二类募资用途的科技创新属性更强,与“科创”概念的相关度更高,而第三类募资用途的科技创新属性较弱,与“科创”概念的相关度较低。

从定性、定量双重角度探究可发行科创债的城投平台共性:

1)基于对14家于2023年10月以来已成功发行科创债的城投类主体的基本面情况逐一复盘归纳,可知信用资质优良、市场化程度高、“335指标”契合度高或成为城投类主体可发行科创债的核心特征,换言之,倘若城投平台意图将科创债这一品种作为新增融资的突破口,则需在平台资质、业务领域和关键财务数据上尽量优化

2)a)平台资质:14家平台普遍具备较高的外部评级,多数为AAA级主体,且结合行政级别而言,省级和地市级平台居多,同时地市级平台均来自于省内核心城市,区县级平台亦来自于省内实力较强的区县,因此整体呈现较优的信用资质水平。b)业务领域:14家平台的主营业务大多围绕产业投资、公用事业以及交通建设运营等领域,业务布局兼具政策导向性和市场化属性,或符合所在区域的发展战略,或与科技创新需求有所关联。c)关键财务数据:14家平台尽管均未完全满足“335”标准,但多数平台至少可满足其中1项指标,并且对地方政府回款依赖程度较低或盈利能力相对独立于地方政府支持的平台在发行科创债上相对更具优势,即更易成为科创债的发行主体。

3)综上,外部评级达AAA级、行政级别在地市级及以上且地处省内核心城市的城投平台,若业务领域中承担较多科创孵化任务或主管区域市政服务和城市大基建项目,且在资产、营收、净利润三项关键财务指标上未全部呈现较高的地方政府依赖度,即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业务往来控制在一定水平以内,则其在科创债预计在政策护航下快速发展扩容的未来,以该品种作为新增融资渠道的可行性有望大幅增加

◼ 风险提示:数据统计偏差;科创债政策风险;债市超预期波动。

正文

在2025年4月16日发布的报告《债券“科技板”启航:一文读懂科创类债券的前世今生》中,我们曾对我国存量科创债的发行主体结构予以剖析,并且发现当前科创债发行主体性质仍以央国企为主,存续余额占比超90%,且地方国企占比略高于央企。基于此发现,本报告将进一步深入探究科创债市场发行主体中,城投类企业的参与度较产业类主体相比如何,以及从已发行科创债的城投主体中总结可发行科创债的平台共性,以期为融资渠道受限的城投板块提供债市融资新思路。

1. 产业类主体在科创债市场的参与度显著高于城投类主体

根据截至2025年4月30日的存量科创债数据,结合企业预警通口径截至2025年4月30日的城投平台名单,剔除公告退平台和转为市场化经营的主体后,可以发现当前产业类主体占据我国科创债发行的主导地位,其发行数量和发行规模均远高于城投类主体,或主要系城投类主体主营业务与科技创新属性关联度不高以及城投类主体在化债政策执行过程中新增发债受限所致。具体而言,自2023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要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以及2023年9月国务院发布“35号文”《关于金融支持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的指导意见》以来,监管对于城投平台新增发债融资的态度持续收紧,若聚焦观察2023年10月至2025年4月末期间发行的合计发行规模达1.8万亿元的1,805只科创债,可以发现其中城投类主体发行的科创债数量仅为40只,占总发行数量比例仅2.22%,对应发行规模为469.60亿元,占总发行规模仅2.61%。

该发行主体属性分布意味着产业类主体系当前科创债市场的核心类别,在科创债的发行数量和规模上均呈现绝对优势,而相比之下城投类主体在科创债市场的参与度明显较低,一方面可能由于城投类主体的业务领域相对以公益性运营居多,市场化经营以贸易业务、地产业务为主,且与地方政府基建项目绑定较深,因此在科技创新领域投入较少,符合科创债发行标准及条件的项目有限;另一方面可能由于35号文发布后名单内的城投平台基本只能以“借新换旧”名义在债券市场融资,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均对城投平台新增发债审核较严,因此,由于城投类主体通过新增发债进行融资的渠道受阻,故发行科创债的可行性进一步降低。

若进一步区分在202310月至20254月末期间发行的科创票据和科创公司债来观察,则可以发现相较于科创票据,城投类主体更倾向于选择科创公司债作为债市融资工具具体而言,观察期间发行的931只科创票据中,由城投类主体发行的数量仅为4只,占比不足1%;反观观察期间发行的874只科创公司债中,由城投类主体发行的数量上升至36只,占比扩大至3.87%,表明尽管产业类主体在科创票据和科创公司债的发行中均为主力军,但城投类主体与产业类主体在两类科创债中的参与程度存在一定差异,前者在交易所市场中发行科创债的意愿及可行性相对更高,一方面或由于交易所市场对于科创债品种的审核与管理机制较银行间市场更为成熟与完善,另一方面或与科创公司债对于孵化产业园类发行人的支持力度较科创票据更充足、条件较科创票据更宽松,且有私募发行选项可提升发行成功率有关。

2. 城投类主体发行科创债募资用途以偿还有息债务为主

自一揽子化债政策实施以来,在2023年10月至2025年4月末期间由城投类主体发行的科创债的募集资金用途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1)置换用于偿还到期的公司债券本金的自筹资金、股权投资出资或基金前期出资。在城投类主体发行的40只科创债中,属于该资金用途大类的债券共计11只,其中用于置换债券偿债出资的数量为7只,合计发行规模达125亿元,占城投类主体科创债总发行数量的17.50%、总发行规模的26.62%;用于置换股权投资出资的数量为2只,合计发行规模为15亿元,占城投类主体科创债总发行数量的5.00%、总发行规模的3.19%;用于置换基金前期出资的数量为2只,合计发行规模为10亿元,占城投类主体科创债总发行数量的5.00%、总发行规模的2.13%。从具体资金用途来看,第一类债券资金主要用于两方面:一是通过置换自筹资金优化债务结构,缓解债务到期压力;二是将剩余资金用于对合并范围内的子公司进行增资,以支持其业务拓展与科技创新发展,例如由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发行的2只科创债。

(2)对科技创新领域相关投资支出进行置换。在城投类主体发行的40只科创债中,属于该资金用途的债券共计5只,占城投类主体科创债总发行数量的12.50%,对应发行规模为42亿元,占城投类主体科创债总发行规模的8.94%。从具体资金用途来看,此类债券资金主要用于置换企业前期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相关投资支出,缓解前期投资压力,并进一步强化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布局。换言之,该资金用途的科技创新属性更强,与“科创”概念的相关度更高。

(3)偿还有息债务。在城投类主体发行的40只科创债中,属于该资金用途的债券共计24只,占城投类主体科创债总发行数量的60.00%,对应发行规模为277.02亿元,占城投类主体科创债总发行规模的58.99%。从具体资金用途来看,此类债券资金除用于帮助企业偿还有息债务以外,还用于补充企业流动资金,在降低企业偿债压力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企业的流动性管理,但该资金用途的科技创新属性较弱,与“科创”概念的相关度较低。

3. 从定性、定量双重角度探究可发行科创债的城投平台共性

在2023年10月至2025年4月末期间发行的40只科创债来源于14家城投类主体,分别为长江产业投资集团、中山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铁路发展基金有限公司、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广东南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昆山创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珠海市高新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杭州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青岛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前湾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和成都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我们将结合各城投平台自身的基本情况、主营业务和关键财务数据来探究可发行科创债的城投类主体所具备的共性。其中,因受限于公开数据的可得性,关键财务数据将以上海交易所于2023年11月制定的“335指标”为参考标准,具体衡量三项指标,包括1) 企业应收类款项中来自政府的占比低于30%;2)公益性及准公益性主营业务收入占比低于30%;3)政府补助占归母净利润的比例小于50%,从而从收入来源、资产结构及盈利依赖度等多个维度对城投类主体的营运情况进行定量分析。

3.1. 长江产业投资集团

长江产业投资集团于2025年4月24日成功发行科创公司债“25长产K1”,发行规模为14亿元,发行期限为3年,发行时票面利率为2.00%,债券种类为一般公司债。公司地处湖北省武汉市,平台行政等级为省级,系湖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全资控股的大型省级综合产业投资平台,主体外部评级在发行时达到AAA级。

长江产业投资集团作为湖北省重要的产业投资主体,依托政策支持、区域优势,重点围绕湖北长江经济带战略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布局,投资领域广泛覆盖能源、交通、工业、农业、水利、城建、金融、房地产、高新技术产业及酒店等多个行业,经营业务布局多元化、市场化,资源整合能力较强;同时深度参与长江“黄金水道”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在区域内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和一定的垄断地位,为投资者提供较高的信用保障和稳定的偿债预期。

结合关键财务数据来看,截至2025年Q1,公司实现净利润0.21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9.87%,业务扩张能力增强;资产负债率为57.96%,处于相对合理区间,偿债压力尚可。截至2023年末披露的公开数据显示,公司公益性及准公益性主营业务收入占比为5.33%,占比低于30%标准,表明业务板块以市场化运作为主;政府补助占归母净利润的比例达131.94%,占比高于50%标准,表明公司在盈利层面对政府补助依赖程度较高。综合而言,公司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业务往来体量以及密切程度或属中高等水平。

3.2. 中山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中山投资控股集团于2023年11月14日发行科创公司债“23中山投控K1”,发行规模为5亿元,发行期限2年,发行时票面利率为2.88%,债券种类为一般公司债,债项评级为AAA级。其后,公司于2024年再次发行3只科创公司债,发行规模均为5亿元,发行期限均为5年,债券种类均为一般公司债,其中“24中山投控K1”发行时票面利率为2.67%;“24中山投控K2”发行时票面利率为2.57%;“24中山投控K3”发行时票面利率为2.60%。2025年期间,公司于2月25日发行科创公司债“25中山投控K1”,发行规模为5亿元,发行期限为3年,发行时票面利率为1.96%,债券种类为一般公司债;又于同年4月15日发行科创公司债“25中山投控K3”,发行规模为4亿元,发行期限为5年,发行时票面利率为1.95%,债券种类为一般公司债。公司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第一大股东为中山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体评级在发行时达到AAA级,平台行政级别为地市级。

作为中山市公用事业领域的重要投资、建设与运营主体,公司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其成员单位及关联企业业务广泛覆盖供水、污水处理、农贸市场租赁、燃气供应、金融投资、旅游服务、环卫管理以及信息管线等重点民生领域。

结合关键财务数据来看,2024年公司实现净利润13.94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62%,盈利能力较为稳健;资产负债率为48.14%,处于较低区间,偿债能力较强。截至2023年末,公司应收类款项中来自政府的占比为16.79%,低于30%标准,表明对地方政府回款的依赖度相对较低;公司公益性及准公益性主营业务收入占比高达97.03%,远高于30%标准,表明其业务属性因与当地公用事业和民生领域紧密关联,故公益属性突出,市场化收入占比较低;公司政府补助占归母净利润的比例为7.65%,显著低于50%标准,表明公司在盈利层面对地方政府的依赖程度较低。综合而言,公司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业务往来体量以及密切程度或属中低等水平。

3.3. 山东铁路发展基金有限公司

山东铁路发展基金有限公司于2025年4月8日成功发行科创公司债“25铁发K2”,发行规模为10亿元,发行期限为5年,发行时票面利率为2.05%,债券种类为一般公司债。公司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第一大股东为山东铁路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体评级在发行时达到AAA级,平台行政级别为省级。

公司主营业务覆盖铁路建设项目、土地综合开发经营性项目投资及管理、股权投资以及基金管理与咨询,曾积极参与济青高铁、鲁南高铁、潍莱高铁、潍烟高铁、莱荣高铁、济滨高铁、雄商高铁等铁路项目建设,助力山东省全面构建“四横六纵三环”的现代化高铁网络。

结合关键财务数据来看,截至2025年Q1,公司实现净利润0.51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8.53%,收入增长强劲;资产负债率为61.66%,处于相对合理区间,偿债压力尚可。截至2023年末,公司公益性及准公益性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达80.17%,远超30%标准,表明其业务属性以公益性为主,市场化收入占比较低;政府补助占归母净利润的比例为2.30%,显著低于50%标准,表明公司在盈利层面对于地方政府补贴的依赖程度较低。综合而言,公司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业务往来体量以及密切程度或属中等水平。

3.4. 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

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于2025年2月26日成功发行科创票据“25苏交通MTN001”,发行规模为10亿元,发行期限为5年,发行时票面利率为2.12%,债券种类为中期票据。公司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由江苏省人民政府全资控股,主体评级在发行时达到AAA级,平台行政级别为省级。

公司近年来围绕“交通强省”战略,坚持服务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逐步构建以江苏高速、江苏铁路、江苏港口、江苏机场为核心的四大板块产业布局,形成以经营性综合大交通投融资为主体,金融和“交通+”为两翼的“一主两翼”发展格局。公司业务涵盖公路管理与养护、自有资金投资及资产管理服务、互联网数据服务以及住房租赁等多元化领域。同时,公司积极践行社会责任,累计完成重点交通基础设施投资5,386亿元,建成五峰山长江大桥等过江通道12座,在支撑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战略落地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公司在全国开创“一路三方”联合调度指挥先河,并打造出阳澄湖特色服务区,“苏高速·茉莉花”“苏式养护”等享誉行业的服务品牌,社会影响力持续提升。

结合关键财务数据来看,截至2025年Q1,公司实现净利润44.52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13%,盈利能力稳健增长;资产负债率为59.60%,处于相对合理区间,偿债压力尚可。截至2023年末,公司公益性及准公益性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达70.87%,显著高于30%标准,表明公司业务属性以公益性为主,市场化收入占比相对较低;政府补助占归母净利润的比例为35.27%,稍低于50%标准,表明公司在盈利层面对地方政府补贴的依赖程度一般。综合而言,公司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业务往来体量以及密切程度或属中高等水平。

3.5. 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于2024年密集发行多期科创公司债,债券种类均为私募债,分别为5月29日发行的“24川发K1”(发行规模5亿元,发行年限5年,发行时票面利率2.45%)、10月18日发行的“24川发K3”(发行规模30亿元,发行期限5年,发行时票面利率2.30%)、11月13日发行的“24川发K4”(发行规模20亿元,发行期限3年,发行时票面利率2.23%)及12月24日发行的“24川发K5”(发行规模10亿元,发行年限7年,发行时票面利率2.16%)。公司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第一大股东为四川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体评级在发行时达到AAA级,平台行政级别为省级。

公司专注于投融资及资产经营管理,重点布局交通、能源、水务、旅游、农业、资源开发、环保等战略性领域,业务涉及产业较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引领作用,对于推动对四川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各类大型项目建设均有突出贡献。

结合关键财务数据来看,截至2025年Q1,公司实现净利润2.47亿元,但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7.10%,收入端有所承压;资产负债率为72.47%,处于较高水平,偿债压力较大。截至2023年末,企业应收类款项中来自政府的占比仅为0.69%,显著低于30%标准,表明公司对政府回款的依赖度较低;公司公益性及准公益性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达55.71%,高于30%标准,表明公司公益性业务较市场化业务稍多,市场化收入相对有限;政府补助占归母净利润的比例高达105.04%,显著高于50%标准,表明公司在盈利层面对地方政府补贴的依赖程度较高。综合而言,公司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业务往来体量以及密切程度或属中高等水平。

3.6. 广东南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南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于2024年11月19日成功发行“24南控K1”和“24南控K2”两只科创公司债,发行规模分别为3亿元和15亿元,发行期限均为5年,发行时票面利率分别为2.17%和2.40%,债券种类均为一般公司债。随后,公司于2024年12月10日再次发行科创公司债“24南控K3”,发行规模为8亿元,发行期限同样为5年,发行时票面利率为2.05%,债券种类为一般公司债。公司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第一大股东为佛山市南海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主体评级在发行时达到AAA级,平台行政级别为区县级。

公司所处区域为珠江三角洲腹地,位于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率较高的佛山市南海区,主要从事发电、供水及污水处理、城市燃气等公用事业业务。得益于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旺盛的城市公用需求,公司具备稳固的业务发展基础。近年来,公司积极响应改革号召,确立了“产业发展+产城服务+金融投资”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持续深化国企机制体制改革,优化组织架构与资产结构,聚焦主业发展。截至2024年末,公司已成为佛山首个资产突破千亿的区属国企。

结合关键财务数据来看,截至2025年Q1,公司实现净利润4.11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3.50%,盈利能力稍有波动;资产负债率为63.98%,处于相对合理区间,偿债压力尚可。截至2023年末,企业应收类款项中来自政府的占比为10.95%,低于30%标准,表明公司对地方政府回款的依赖程度可控;公司公益性及准公益性主营业务收入占比高达88.64%,显著高于30%标准,表明公司业务属性以公益性为主,市场化收入占比较低;政府补助占归母净利润的比例为31.86%,低于50%标准,表明公司在盈利层面对地方政府补贴的依赖程度一般。综合而言,公司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业务往来体量以及密切程度或属中等水平。

3.7. 昆山创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昆山创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于2024年11月27日发行科创公司债“24创控K1”,发行规模为2亿元,发行期限为3年,发行时票面利率为2.05%,债券种类为一般公司债。公司位于江苏省昆山市,由昆山市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全资控股,主体评级在发行时达到AAA级,平台行政级别为区县级。

公司当前拥有全资、控股及参股企业共26家,业务覆盖金融服务、股权管理和资产经营等多个领域。在金融服务方面,公司通过担保、创业投资、典当、拍卖等业务为中小企业提供支持,促进科技创新发展;在股权管理方面,涉及供水、燃气、人力资源市场、体育场馆、森林公园、科教园等民生服务领域,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改善;在资产经营方面,依托创业大厦、长江大厦、创业居乐家园等载体,为产业发展提供基础设施支撑。

结合关键财务数据来看,截至2025年Q1,公司实现净利润0.14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0.82%,盈利能力变化不大;资产负债率为66.56%,较相对合理区间稍有偏高,偿债能力略有承压。截至2023年末,企业应收类款项中来自政府的占比为26.38%,接近30%标准,表明公司对地方政府的回款有一定程度的依赖;公司公益性及准公益性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达78.78%,显著高于30%标准,表明公司业务属性以公益性为主,市场化收入占比较低;政府补助金额数十倍于归母净利润,表明公司在盈利层面高度依赖地方政府支持。综合而言,公司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业务往来体量以及密切程度或属中高等水平。

3.8. 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

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于2024年5月发行2只科创公司债“24京投K1”和“24京投K2”,发行规模均为15亿元,发行期限分别为3年和10年,发行时票面利率分别为2.20%和2.67%,债项评级均为AAA级,债券种类均为一般公司债;后于同年7月再次发行2只科创公司债“24京投K3”和“24京投K4”,发行规模分别为20亿元和5亿元,发行期限分别为10年和30年,发行时票面利率分别为2.50%和2.69%,债项评级均为AAA级,债券种类均为一般公司债;随后8月发行科创公司债“24京投K6”,发行规模为20亿元,发行期限为30年,发行时票面利率为2.54%,债项评级AAA级,债券种类一般公司债;随后10月发行科创公司债“24京投K7”,发行规模为20亿元,发行期限为3年,发行时票面利率为2.24%,债券种类为一般公司债;11月发行科创公司债“24京投K8”,发行规模为30亿元,发行期限为3年,发行时票面利率为2.09%,债项评级AAA级,债券种类为一般公司债。公司位于北京市,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全资控股,主体评级在发行时达到AAA级,平台行政级别为省级。

公司经营范围以轨道交通为核心,涵盖地铁车辆及设备制造、新线规划与建设、既有线路运营管理,以及相关设计、修理、安装和工程监理等业务。同时,公司布局物业管理、房地产开发和地铁广告设计制作等业务,并开展国有资产经营、投资管理以及商品技术进出口业务。

结合关键财务数据来看,截至2025年Q1,公司实现净利润8.09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8.95%,盈利能力有所增强;资产负债率为66.44%,较相对合理水平有所偏高,偿债压力有所抬升,需关注其债务结构及财务稳健性。截至2023年末,公司公益性及准公益性主营业务收入占比为10.70%,低于30%标准,表明公司市场化业务占比较高;政府补助金额约十倍于归母净利润,表明公司在盈利层面高度依赖地方政府支持。综合而言,公司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业务往来体量以及密切程度或属中等水平。

3.9. 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于2023年10月19日成功发行规模为7亿元、发行期限为3年的科创公司债“23赣交K5”,发行时票面利率为3.05%,债券种类为一般公司债。随后在2024年,公司进一步加大融资力度,全年累计发行9只科创债,总发行规模达138亿元,且债券种类全部为一般公司债,其中6月发行2只科创公司债“赣交KV01”和“赣交YK01”,发行规模分别为5亿元和20亿元,发行期限分别为3年和5年,发行时票面利率分别为2.15%和2.47%;8月发行2只科创公司债“24赣交K1”和“24赣交K2”,发行规模均为20亿元,发行期限分别为5年和10年,发行时票面利率分别为2.29%和2.30%;9月发行科创公司债“24赣交K3”,发行规模为20亿元,发行期限为3年,发行时票面利率为2.15%;10月发行2只科创公司债“24赣交K4”和“24赣交K5”,发行规模分别为20亿元和15亿元,发行期限均为3年,发行时票面利率分别为2.20%和2.24%;11月发行2只科创公司债“24赣交K6”和“24赣交K7”,发行规模分别为10亿元和8亿元,发行期限分别为3年和5年,发行时票面利率分别为2.15%和2.27%。公司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第一大股东为江西省交通运输厅,主体评级在发行时达到AAA级,平台行政级别为省级。

公司主要从事省内高速公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开发、建设和经营。此外,公司同时受托管理全省近90%的高速公路收费业务,在江西地区的公路行业占据主导地位。此外,2025年Q1公司实现净利润10.73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0.09%,盈利能力变化不大;资产负债率65.71%,较相对合理水平有所偏高,偿债能力稍有承压。尽管公司的关键财务数据披露有限,但考虑到公司主营业务板块清晰,收入来源维持稳定,因此公司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业务往来体量以及密切程度或属中等水平。

3.10. 珠海市高新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珠海市高新建设投资于2024年9月13日发行科创公司债“24珠高K1”,发行规模为5亿元,发行期限为5年,发行时票面利率为2.28%,债项评级AA+级,债券种类为一般公司债。公司位于广东省珠海市,第一大股东为珠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主体评级在发行时为AA+级,平台行政级别为地市级。

公司承担珠海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全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园区运营任务,其经营范围覆盖房地产开发经营、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总承包、各类工程建设活动以及广告发布等。

结合关键财务数据来看,2024年全年公司实现净利润1.24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9.02%,盈利能力有所下滑;资产负债率为66.23%,较相对合理水平有所偏高,偿债压力稍大。截至2023年末,企业应收类款项中来自政府的占比为4.21%,低于30%标准,表明公司对地方政府回款的依赖程度较低;公司公益性及准公益性主营业务收入占比约39.74%,稍高于30%标准,表明公司市场化收入占比尚可;公司政府补助占归母净利润的比例为55.07%,同样稍高于50%标准,表明公司在盈利层面对地方政府补贴存在一定程度的依赖。综合而言,公司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业务往来体量以及密切程度或属中等水平。

3.11. 杭州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市水务集团于2023年10月发行科创票据“23杭州水务SCP001”,发行规模为10亿元,发行期限为0.735年,发行时票面利率为2.54%,债券种类为超短期融资券。此后,公司再度于2024年7月发行科创票据“24杭州水务CP001”,发行规模为10亿元,发行期限为1年,发行时票面利率为2.04%,债券种类为一般短期融资券。公司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由杭州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控股,主体评级在发行时为AAA级,平台行政级别为地市级。

公司经营范围涵盖自来水的组织制造与销售、水质监测、污水处理、城市环境配水、供水排水设备及管道的设计与维修等核心业务,同时包括绿化养护、路面保洁等延伸服务。此外,公司还拥有多项许可经营项目,如天然水收集与分配、自来水生产与供应、建设工程设计与施工、电力设施安装与维护、互联网信息服务等,以及市政设施管理、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水资源管理及水污染防治、停车场运营、五金产品销售、仪器仪表销售等一般经营项目。

结合关键财务数据来看,截至2025年Q1,公司实现净利润0.2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6.39%,盈利能力有所承压;资产负债率为67.38%,较相对合理区间有所偏高,偿债压力抬升。截至2023年末,企业应收类款项中来自政府的占比为16.18%,低于30%标准,表明公司对地方政府回款的依赖程度可控;公司公益性及准公益性主营业务收入占比高达87.10%,显著高于30%标准,表明公司业务属性以公益性为主,市场化收入占比较低;政府补助占归母净利润的比例为53.03%,稍高于50%标准,表明公司在盈利层面对地方政府补贴存在一定程度的依赖。综合而言,公司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业务往来体量以及密切程度或属中等水平。

3.12. 青岛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青岛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于2024年4月18日发行科创票据“24青岛水务MTN001”,发行规模为2亿元,发行期限为3年,发行时票面利率为2.71%,债券种类为中期票据。公司位于山东省青岛市,由青岛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100%控股,主体评级在发行时为AA级,平台行政级别为地市级。

公司系青岛市水务国有资产管理及基础设施投资运营的主体,主要负责城乡水务项目投资、建设、设计、施工与监理,以及城乡水务供应、市政工程设计与技术咨询服务,并通过旗下10家子公司(包括青岛市海润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青岛水务集团排水分公司等)开展多元化经营。

结合关键财务数据来看,截至2025年Q1,公司实现净利润0.15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0.10%,盈利能力变化不大;资产负债率为78.75%,处于较高水平,偿债压力较大。截至2023年末,公司公益性及准公益性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达84.36%,显著高于30%标准,表明公司业务属性以公益性为主,市场化收入占比较低;公司当年取得政府补助7.87亿元,但归母净利润仍为负值,表明公司在盈利层面对地方政府补贴依赖程度较高。综合而言,公司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业务往来体量以及密切程度或属高等水平。

3.13. 宁波前湾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宁波前湾产业集团于2024年1月30日发行科创公司债“24海创YK”,发行规模为3亿元,发行期限为3年,发行时票面利率为3.07%,债项评级为AA+级,债券种类为私募债。公司位于浙江省宁波市,由宁波前湾新区管理委员会全资控股,主体评级在发行时为AA+级,平台行政级别为地市级。

公司经营范围广泛,包括房地产开发经营、建设工程施工、勘察、设计及监理等。此外,公司还承接总公司工程建设业务,并负责城市公园管理、建筑装饰材料销售等相关经营活动。整体来看,宁波前湾产业集团的业务布局以房地产开发为核心,同时兼具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物业管理及多元化配套服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综合服务能力与多元化经营特征突出。

结合关键财务数据来看,2024年,公司实现净利润0.61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4.17%,盈利能力有所承压;资产负债率为68.10%,较相对合理区间有所偏高,偿债能力同样承压。截至2023年末,公司公益性及准公益性主营业务收入占比仅为0.80%,远低于30%标准,表明公司业务属性的市场化程度较高;公司政府补助占归母净利润的比例为16.87%,低于50%标准,表明公司在盈利层面对地方政府补贴的依赖程度较低。综合而言,公司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业务往来体量以及密切程度或属中低等水平。

3.14. 成都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成都产业投资集团于2023年10月16日发行科创票据“23成都产投MTN004”,发行规模为13亿元,发行期限为3年,发行时票面利率为3.20%,债券种类为中期票据。公司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第一大股东为成都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体评级在发行时为AAA级,平台行政级别为地市级。

公司作为成都市投融资平台,系成都市政府重点支持的国有企业,承担着当地投资的产业导向功能、融资综合服务功能以及推进国有企业转制和国有资产战略重组的重要职责。公司在成都市工业投资和国企改革领域占据垄断地位,业务覆盖范围广泛,任务周期长、体量大。从经营范围来看,公司当前涉足工业、农业、科技及现代物流贸易、供应链、大数据、检验检测等相关生产性服务业的投资、运营、服务与管理咨询;同时,公司还负责产业功能区建设及房地产开发、金融机构投资、创业投资以及资本及资产管理等业务。

结合关键财务数据来看,截至2025年Q1,公司实现净利润13.11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1.06%,盈利能力显著下滑;资产负债率为58.48%,处于相对合理水平,偿债压力尚可。截至2023年末,企业应收类款项中来自政府的占比仅为2.00%,远低于30%标准,表明公司对地方政府回款的依赖程度较低;政府补助占归母净利润的比例为9.55%,同样远低于50%标准,表明公司在盈利层面对地方政府补贴的依赖程度较低。综合而言,公司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业务往来体量以及密切程度或属中低等水平。

3.15. 信用资质优良、市场化程度高、“335指标”契合度高或成为城投类主体可发行科创债的核心特征

基于对14家于2023年10月以来已成功发行科创债的城投类主体的基本面情况予以逐一复盘的结果归纳可知,倘若城投平台意图将科创债这一品种作为新增融资的突破口,则需在平台资质、业务领域和关键财务数据上尽量优化。

具体而言,从平台资质来看,融资端明显收紧以来发行科创债的14家城投平台普遍具备较高的外部评级,多数为AAA级主体,且结合行政级别而言,省级和地市级平台居多,区县级平台仅有两家,同时地市级平台均来自于省内核心城市,区县级平台亦来自于省内实力较强的区县,因此整体呈现较优的信用资质水平。从业务领域来看,融资端明显收紧以来发行科创债的14家城投平台的主营业务大多围绕产业投资、公用事业以及交通建设运营等领域,业务布局兼具政策导向性和市场化属性,或符合所在区域的发展战略,或与科技创新需求有所关联。从关键财务数据来看,融资端明显收紧以来发行科创债的14家城投平台尽管均未完全满足“335”标准,但多数平台至少可满足其中1项指标,并且考虑到满足应收类款项中来自政府占比小于30%标准的平台有7家,满足政府补助占归母净利润比例小于50%标准的平台有6家,因此对地方政府回款依赖程度较低或盈利能力相对独立于地方政府支持的平台在发行科创债上相对更具优势,即更易成为科创债的发行主体。

综上所述,外部评级达AAA级、行政级别在地市级及以上且地处省内核心城市的城投平台,若业务领域中承担较多科创孵化任务或主管区域市政服务和城市大基建项目,且在资产、营收、净利润三项关键财务指标上未全部呈现较高的地方政府依赖度,即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业务往来控制在一定水平以内,则其在科创债预计在政策护航下快速发展扩容的未来,以科创债这一品种作为新增融资渠道的可行性有望大幅增加。

风险提示

(1数据统计偏差:Wind、彭博数据延迟更新,统计过程存在偏差;

(2)科创债政策风险:若科创债相关政策超预期收紧,可能对一、二级市场表现产生不利影响;

(3)债市超预期波动:受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等多重因素影响,债券市场可能出现超预期波动,进而改变市场供需格局及机构投资者的配置行为。

(转自:李勇宏观债券研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宏利悦享30天持有期债券型证券... 宏利悦享30天持有期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全文和招募说明书全文于2025年5月21日在本公司网站...
四川浪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交... 证券代码:600137 股票简称:浪莎股份 编号:临2025-010四川浪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交...
温氏股份为4万多户合作农户买保... 在畜牧养殖中,购买保险是一种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能够帮助养殖户应对可能出现的损失。近年来,温氏股份就...
文化活起来 经济火起来 转自:内蒙古日报◎李小艳  日前,达茂旗春季那达慕暨赛马“村超”联赛掀起了草原狂欢,引发区内外广泛关...
福龙马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 证券代码:603686 证券简称:福龙马 公告编号:2025-028福龙马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
深圳市建艺装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建艺装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新增累计诉讼、仲裁情况的公告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 证券代码:600006 证券简称:东风股份 公告编号:2025-029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2025...
安徽九华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证券代码:603199 证券简称:九华旅游安徽九华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
“跟着气象去旅行”渐成新风尚 转自:内蒙古日报□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不同的天气气候条件,造就具...
资深投资人:债市对华府的反抗远...   Garda Capital Partners的Tim Magnusson表示,债券市场对华府财政...
浙江金鹰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 证券代码:600232 证券简称:金鹰股份 公告编号:2025-016浙江金鹰股份有限公司2024...
密集上报新品 公募发力港股细分... ◎记者 赵明超 近期港股市场关注度显著升温。5月以来,多达19只港股主题基金上报,既有主动权益类基金...
西藏昌都卡若区发生3.2级地震...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5月21日02时53分,在西藏昌都市卡若区(北纬32.01度,东经97.32度...
5月机构调研偏爱电子、机械设备... ◎记者 王彦琳 5月以来,机构调研热度持续攀升。Choice数据显示,截至5月20日,5月以来已有逾...
最长史前迁徙是亚洲人完成的? 原标题:最长史前迁徙是亚洲人完成的?【科普园地】◎本报记者 张梦然这是一群穿越千山万水的先驱。他们没...
上海亚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 证券代码:600692 证券简称:亚通股份 公告编号:2025-017上海亚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
上纬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股... 证券代码:688585 证券简称:上纬新材 公告编号:2025-031上纬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
力争6月底前下达 今年“两重”... 李超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联合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突出“两重”项目的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统...
金砖国家人工智能高级别论坛在巴... 转自:财联社【金砖国家人工智能高级别论坛在巴西召开】财联社5月21日电,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
我国首次开展涡虫空间再生实验探... 原标题:我国首次开展涡虫空间再生实验探秘细胞再生,“生物界孙悟空”飞入太空◎本报记者 王延斌 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