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田卓灵 通讯员 杨莎莎
一桨划过两千年,汨罗江上弦歌不辍。作为端午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汨罗代代传承着厚重的龙舟文化,并在新时代激荡出新的发展波澜。如今,龙舟制造不仅是一项传统技艺,更成为推动当地经济、文化融合发展的特色产业。据统计,汨罗市每年销售龙舟可达4000余条,总产值约2.5亿元。而在龙舟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是人大代表们的担当与努力。为守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龙舟精神,汨罗市人大常委会以实际行动积极履职,持续激扬“团结拼搏、奋楫争先”的时代风貌。
为推动产业提质增效,汨罗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充分调研,广泛听取和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同时结合行业实际,牵头成立“汨罗市龙舟协会”,帮助会员解决经营、销售、技术等方面的难题,推进共同提高、共同发展,助力提升产业质效。
同时,人大代表们还积极为龙舟产业引入“人才活水”。近年来,代表们牵线搭桥、对接销路市场,鼓励和引导有产业发展意愿的工匠,为龙舟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才保障。目前,汨罗市有龙舟生产厂家22家,共计500多名从事龙舟制作技艺的工匠仍活跃在生产一线。岳阳市人大代表、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汨罗龙舟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许桂生就是其中一员。
“龙舟是传统,也是事业,更是精神的传承,我们要把这份热爱一直传下去。”汨罗市人大代表、龙舟协会会长毛炼红说。
如今,龙舟赛事已不再是单纯的民间活动,更成为全城参与、全民欢庆的节日盛事。汨罗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已构建起涵盖龙舟制造、赛事运营、文旅融合的完整产业链。连续多年通过举办国际龙舟联合会世界杯、中国龙舟公开赛等顶级赛事,成功将端午龙舟文化转化为城市名片。
2024年,汨罗市成功承办第三届岳阳市旅游发展大会,并与国际龙舟赛事联动,吸引国内外游客超百万人次,带动餐饮、住宿、文创等消费增长30%以上,实现了“文化搭台、产业唱戏”的多重效应。
面向即将启幕的第四届湖南省旅游发展大会,汨罗再次集结力量。人大代表们积极履职、建言献策,在宣传推广、项目筹备、服务保障等方面主动参与,为打响“端午源头、龙舟故里”金字招牌贡献智慧与力量。
汨水欢歌迎宾朋,龙舟逐浪开盛世。以龙舟为媒,汨罗正奋楫笃行,在守护传统中开拓创新,在传承文化中绘就发展新篇章。
原标题:助力旅发大会·人大代表在行动|汨罗龙舟竞千帆 代表履职绘新篇 来源:岳阳日报全媒体采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