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北:濉溪酿酒遗址展示馆开馆成就新的“文化自信”
创始人
2025-05-20 10:40:54
0

5月18日,坐落于淮北市的濉溪酿酒遗址展示馆于国际博物馆日正式开馆,这座有着大运河厚重历史文化的城市,从此又有了另一重内涵。

作为目前全国发掘面积最大、酿酒工艺流程完备、出土要素全面的酿酒遗址,该遗址为明清到民国时期濉溪酿酒业的不间断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证据,也填补了华东地区古代酿酒遗址考古的空白。

以酒之视角看淮北,中国酒文化发展史有了更重要的注脚。

以博物馆之视角看濉溪,今天的酿酒遗址考古、展示工作有了新的范本。

(图为濉溪酿酒遗址展示馆于国际博物馆日正式开馆——口子酒供图)

现场,文化部原副部长、国家博物馆首任馆长潘震宙;国家文物局原党组副书记、副局长,中国博物馆协会原理事长,世界博物馆协会原执委,亚太地区博物馆联盟主席张柏;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马勇;复旦大学教授、文化学者钱文忠;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六朝博物馆馆长胡阿祥;山西大学考古学院院长、教授高大伦;四川省考古学会副会长、秘书长,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孙智彬;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四川省考古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陈剑;安徽省文旅厅考古处处长潘海涛;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何从发;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陈超等专家、学者,与淮北市委书记汪华东,口子酒业董事长、总经理徐进,口子酒业党委书记、常务副总经理徐钦祥共同探讨了濉溪酿酒遗址的重要意义和独特价值。

01走进遗址,淮北再现“文化自信”

大运河文化带上的濉溪县,酿酒历史悠久,酿酒工业古来发达,濉溪酿酒遗址的发现,几乎是历史之必然。

2019年3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启动濉溪酿酒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勘探面积达37万平方米,挖掘面积达3600余平方米。

发掘显示,遗址主要集中在龙脊山路与武家巷之间,共分布四个酿酒糟坊,自西向东分别是信源坊、魁源坊、大同聚坊和祥源坊。

遗址发掘过程中,共发现有锅灶5个,水井5口,晾堂3处,发酵池50余处,房址20余处,以及制曲房、店铺等若干,出土遗物约700余件,包括酒坛、酒杯、酒瓶、酒盏、建筑构件和石碑等,以及百余斤碳化小麦、大麦、高粱等酿酒原料。

步入展示馆,几百年前的濉溪人仿佛在其间与今人对话,那些遗迹、遗物,将他们想诉说的历史一一呈现。

该遗址是目前全国唯一覆盖蒸馏酿酒全流程设施的酿酒作坊遗址,较全面地反映了皖北乃至北方蒸馏酒制作工艺,且时代传承有序、没有断层。发掘于大同聚坊的并排双蒸馏灶,在全国考古遗址中都很少见。

可以清楚地看到,遗址内布局、功能分区清晰,坊与坊之间界限分明,分为制曲、发酵、蒸馏、摊晾、储存、店铺等区域,是明清时期北方保存较好的酿酒手工业遗存。

(图为濉溪酿酒遗址展示馆内景——口子酒供图)

“前店后坊”的酿酒格局在北方酿酒遗址中尚属首次发现。

2021年8月,濉溪酿酒遗址荣获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24年又荣获安徽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年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如今,展示馆的建成开馆,为人们了解和研究濉溪酒史、感触淮北的城市灵魂,提供了新的窗口;为口子酒业以及淮北酿酒产业发展,注入文化动力。

02见证开馆,酒业再立“文化标杆”

“明清酿酒作坊群遗址的考古发现,以文物的经纬勾勒出中国白酒文明的图谱。”

在宋书玉看来,濉溪酿酒遗址的落成开馆和相关考古成果的发布,回应了中国酒业文化战略的三大命题:

通过文化遗产的活化机制,将历史遗存转化为中国酒文化叙事的文化地标和空间载体,创新性构建了酒业文化遗产赋能产业发展的实践模型;

依托考古学实证研究体系,系统性梳理濉溪作为黄淮名酒带的历史文脉,建立起产区价值评估的时空坐标;

打造酒业遗产活化利用与文旅融合发展的创新示范,为产业落实促进消费、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等国家重大战略提供了实践样本。

马勇认为,淮北市和口子酒业打造濉溪遗址博物馆这一酿酒工业现代化发展实践,为行业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文化启迪:

在历史遗产转化方面:精工建造的濉溪酿酒遗址博物馆创新性采用“三维叙事”——地下遗址层、地表历史层、空中体验层,将考古现场转化为沉浸式酒文化体验圣地;

在历史技艺进化方面:口子窖“非遗工法+微生态研究”的双轨模式,用现代科技解析老窖池中1600余种微生物的共生机制,实现传统工艺的精准调控;

在产业焕新方面:通过“酒旅融合”生动展现历史场景,将七十二坊传说转化为可品鉴、可体验的文旅IP,推动区域经济价值提升。

在马勇看来,这种“考古实证—技艺传承—创新表达”的三位一体模式,为传统文化资源的当代转化提供了精准范本。

立足于淮北的酒文化深度挖掘,汪华东表示,“濉溪酿酒遗址展示馆的建成开馆,鲜活再现了黄淮流域白酒生产场所,我们将坚持以酒为媒、文旅融合,全方位抓好出土遗址和文物的研究阐释、活态利用、展示传播,努力让每一件文物都能开口说话,讲好动人故事;让每一滴美酒都能回味无穷,沉淀岁月悠长,为该市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历史使命、赋予文化内涵,推动百年老字号焕发新生机、再创新辉煌。”

对于口子酒业而言,濉溪酿酒遗址展示馆的落成,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正如徐进所言:“从明清时期的酿酒遗存,到今天最具代表性的酿酒文化遗产,濉溪这片土地始终流淌着中国白酒最本真的基因。而遗址的保护与活化绝非一企一地之事,而是关乎地方历史文化发展、关于中国酿酒文明传承的千秋大计。”

他表示,作为濉溪酿酒遗址的运营主体,口子酒业将以“守护者、传承者、创新者”的姿态,切实做好遗址的保护利用与文化传承:

守护文化根脉,让遗址“会说话”,让文物“活起来”;

传承匠心工艺,坚守与创新并举,推动品质提升,做大地方品牌;

做好融合文章,以酒旅融合、酒文融合为重点,打造国内一流的精品酒文化旅游示范区,更好赋能地方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展示中国酒文化的独特魅力。

从开馆之日起,口子窖、濉溪、淮北乃至黄河流域的酿酒历史,都有了新的展示窗口,也有了新的酒文化价值塑造、表达范本。

03大咖齐聚,权威解读“大国兼香”

展示馆开馆当日,“千年酒韵大国兼香”濉溪酿酒遗址展示馆开馆暨酒文化交流研讨会也同期举办。

会上,多位考古界、历史界的权威专家共同解读了濉溪酿酒遗址及其展示馆的重要价值。

“过去,博物馆被视作珍藏历史的神殿。但在今天,博物馆正在成为社会生活的百宝箱。”站在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高度,潘震宙表示,今天的博物馆不仅是展示文物的场所,还是连接历史与当下、文化与产业的桥梁,具有赋能产业、连接未来的潜力。

而濉溪发掘出了全国规模最大、生产流程最完整的酿酒遗址。潘震宙建议,要把考古发现与当下的生产销售相结合,让文物不光是历史,更是现代酿酒的竞争力,充分挖掘和展示濉溪酿酒遗址的独特性,让它成为口子窖的核心品牌优势。

张柏也认为,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濉溪酿酒遗址都值得淮北、濉溪和口子酒业高度重视、高度研究,因为其确确实实对这里具有深刻意义,当地需要深挖酒文化之根,将其和这里的经济、社会、文化联系起来。

“虽然这个展示馆是酿酒遗址展示馆,但它又多了非遗和自然的价值,在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三个方面融合得很好。”张柏还说道。

作为濉溪酿酒遗址考古研究工作的负责人,陈超认为,“濉溪酿酒遗址不是一般的酒文化考古,实际上它是一个社会综合的考古发掘,是城市考古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表示,对于濉溪城市起源与发展而言,酿酒业是一个特例,它由一种传统工艺,发育了一种地方特色,孕育了一座城市,并传承至今,重新焕发新生。

胡阿祥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凝练,他说,“如果没了口子酒的香,淮北就少了一丝灵魂。”尤其是遗址中的各类窖池,对应不同的酿造工艺和香型,而这就是“兼香”的底色。

他表示,濉溪酿酒遗址无论发掘面积,还是工艺流程的完备,都做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好,人好我独特,人独特我唯一。

正是基于这种价值高度,濉溪酿酒遗址才能成为淮北、濉溪、口子酒业的根,而钱文忠认为,口子酒业本就一直致力于寻找文化之根,致力于将白酒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根联系起来,中国酒文化的精神与中国文化的精神是一体的。

在圆桌对话环节,高大伦、孙智彬、陈剑、潘海涛与徐钦祥一起,进一步探讨了濉溪酿酒遗址及其展示馆的意义和特点。

高大伦已经是第三次来到濉溪酿酒遗址,他表示,首先这里无疑是全国最大的酿酒遗址,勘探面积达37万平方米,刷新了很多已发掘的酿酒遗址的规模和完备性;其次,濉溪酿酒遗址的考古成果尊重白酒发展的历史,也再度证明了明代以前就有蒸馏酒;再次是濉溪酿酒遗址传承有序、清清楚楚,而其他很多酒坊的传承过程还需要更多研究;最后是这里的地理位置相当特殊,当时这里酿的酒已经行销四方。

(图为濉溪酿酒遗址展示馆开馆圆桌对话——口子酒供图)

孙智彬归纳了中国酿酒遗址考古发展的三个阶段,当下正处于第三阶段,体现为酿酒遗址考古发掘的规范化,对酿酒遗址认定的标准化,还有科技检测的全面化和系统化,濉溪酿酒遗址在第三阶段具有代表性和领先性。

陈剑则认为,无论从规模还是工艺流程的完备性而言,濉溪酿酒遗址都是中国酿酒遗址的杰出代表,其属于中国传统工业遗产的范畴,但又具备文化属性,且直接关联大运河世界遗产。

濉溪酿酒遗址从发现到发掘到展示,潘海涛都有参与,他表示,淮北历来是人口密集区,酒风盛行,历史名人、文人骚客都留下了很多关于酒的佳话,而考古也证明,至少一千年前,这里的酿酒业已经达到一定盛况,且经久不衰、传承有序,所以如此大规模酿酒遗址的发现是必然的。

圆桌对话的最后环节,徐钦祥表示,口子酒业还将继续完善濉溪酿酒遗址展示馆的建设。在他看来,遗址的发掘,让濉溪千年酿酒文化找到了魂,让口子大国兼香找到了根。

“一千年前,这里的古人就埋下了根。坚守匠心、传承创新,让口子窖兼香在新时代焕发更璀璨的光芒。”徐钦祥说道。

一座具有如此规模、如此深度、如此高度的酿酒遗址展示馆,它是白酒的文化地标,更是酒业的价值坐标,其意义,早已超越“展示”二字。

凭借濉溪酿酒遗址赋予的养分和底气,口子酒业的品质与品牌将更深地扎根于这片土地,也将更有力地走向未来,与行业共同开创白酒价值的新生态和新时代。(资讯)

编辑:孔德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福建推广良种促粮油等主要作物大... 福建积极推广良种,在粮油等主要作物领域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引进和培育优良品种,大面积提升了单产水平。这...
发改委:人工智能终端产业规模有... 观点网讯:5月20日,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人工智能终端...
2025XR行业发展白皮书(附... (转自:参一江湖)每日精选报告,『参一江湖』获取报告下载查看。白皮书指出,XR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关...
法律援助路上的暖心人 —— 记... 在北京天霜律师事务所,有位扎根法律援助事业的律师她叫马元元,是所里公益法律服务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这些...
2025年中国电子产业物流发展... (转自:参一江湖)每日精选报告,『参一江湖』获取报告下载查看。报告分为三章,第一章分析电子产业物流发...
内蒙古农村商业银行登记成立,注...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内蒙古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刘丰,注册资本约580.2亿...
数“智”赋能、创新引领,张家口... 转自:河北新闻网近年来,张家口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立足区...
【环球财经】新加坡银行:美债风... 转自:新华财经新华财经新加坡5月20日电(记者刘春涛)新加坡银行(Bank of Singapore...
六大行下调存款利率,低风险资管... 5月20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六大行官网更新存款挂牌利率,自...
三餐四季寻味福建 “三餐四季寻味福建”,那是一场舌尖上的奇妙之旅。清晨,一碗热气腾腾的福州肉燕,薄皮包裹着鲜美的肉馅,...
大国工程看新疆丨神州“气脉”中... 转自:新疆日报  202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在这片占国土面积1/6的辽阔疆域上,西气...
美国客户囤货引发航运股涨停潮,... 作者 | 《财经》特约撰稿人 康国亮 编辑 | 杨秀红  90天中美关税窗口期引发的“抢运潮”令美线...
皖仪科技涨2.11%,成交额2... 5月20日,皖仪科技盘中上涨2.11%,截至13:01,报20.33元/股,成交2499.69万元,...
一眼沦陷,这才是非遗国风茶器该... 讲究的老茶客应该听过这句话:“煮水以银壶为贵,泡茶以银壶为尊”。比起普通瓷器,银壶、银盏如皎皎明月,...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组织负责... 为提高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组织负责人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近日,全国农技中心在湖南省长沙市举办了农作物病虫...
江苏北人涨2.25%,成交额5... 5月20日,江苏北人盘中上涨2.25%,截至13:00,报23.18元/股,成交5366.08万元,...
存贷款利率罕见同日下调!一年定... 界面新闻记者 | 安震5月20日早间,新一轮存款利率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官宣(LPR)下调。六大国有行...
麦格米特涨2.07%,成交额3... 5月20日,麦格米特盘中上涨2.07%,截至13:00,报46.74元/股,成交3.24亿元,换手率...
王锦轩:黄金日线阴阳交替 黄金...   黄金行情走势分析:5月20日,穆迪下调美国信用评级事件触发市场避险情绪激增,黄金周一开盘后强势冲...
香河农商银行三维发力促质效提升 转自:廊坊日报 本报讯(通讯员 张颖)为全面提升营业网点综合服务能力,香河农商银行以标准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