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市场监管报
今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深入贯彻自治区政府关于发展人工智能的决策部署,以创新为驱动,以实干求实效,不断探索“人工智能+”数字场景,深化AI智能机器人、AI智慧化监管在食品安全志愿服务、食品安全治理和企业管理领域等方面的应用,以AI赋能市场监管高质量发展,实现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和公众参与度全方位提升。
AI+服务:“八桂食安”服务效能飞跃式提升
北海市以AI赋能志愿服务为导向,深入挖掘全市智能机器人资源,率先在广西上线“八桂食安”智能机器人志愿者。
“五一”期间,北海银滩景区AI机器人志愿者“抱抱”火热“出圈”,通过人机互动精准解答食品安全问题、个性化推荐本地美食、科学性给出用餐建议,暖心服务实力“出招”,让游客出游体验“智慧+1”,累计服务游客75万人次,收获广泛好评。同时,北海职业学院、北海金昌开元酒店上线“八桂食安”AI机器人志愿者“大白”和“小豹”,后台“智慧大脑”接入文心一言、讯飞星火等大语言模型,实现食品安全宣传视频轮播、人机食品安全知识语音交互、“互联网+明厨亮灶”一键直达显示、投诉举报快速处置和路径规划导览等功能。
此外,北海市结合食品安全“六进”活动,组织AI智能机器人志愿者开展特色活动3次,拍摄趣味宣传视频2个,吸引群众广泛关注,智能机器人志愿者的创新应用为“八桂食安”志愿服务探索了新路径、激发了新动能、实现了新突破。
AI+监管:食安监管水平智能化攀升
北海市创新AI云眼监控,抓拍技术加持“互联网+明厨亮灶+AI”系统,在视频监控基础上,引入行为识别算法,实现对未规范着装、食品处理区内出现有害生物等违规行为的智能抓拍,并在全市287家学校食堂部署开展。
截至目前,该市利用识别技术的推送信息,对违规食堂作出行政处罚8起,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23份,督促食堂完成整改597次。
北海市在铁山港区试点建设“一户一码”平台,实现377家餐饮经营主体信息查询、“互联网+明厨亮灶”实时监控和投诉建议一键反馈、制止餐饮浪费一键上报等功能,投诉处置时间缩短40%以上,惠及14万名消费者。
此外,北海市市场监管局破除部门间信息藩篱,贯通数据脉络,与北海市“雪亮工程”实现互联互通,新接入监控摄像头162个,覆盖全市53家农贸市场及周边,有效提升全市农贸市场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水平及对农贸市场环境卫生、经营秩序“非现场”监管能力。
AI+管理:食安防控能力精准化进阶
在市场监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各学校、企业积极推动智慧化管理,实现食品安全防控能力提升。
北海职业学院构建智慧驾驶舱,以数字监管系统为基础,集成“明厨亮灶”、线上巡检、溯源管理、食安培训和信息公示等功能,实现智慧监管全方位、视频监控全环节、食安数据全集成、食安风险全闭环和食安信息全公示,管理者可以根据系统提示做到提前预警、快速响应、自动干预。
北海市第二实验学校运行智慧留样、物联预警管理系统,引入具备自动称重、图像识别功能的智能留样柜,实现自动记录留样信息,对异常情况触发声光报警等功能;在仓库部署智能物联终端,实时监测食材存储环境参数和“三防”设施运转情况,食品存放未按规定离地离墙、挡鼠板移位等情况即刻触发报警,对临期食品提前预警提示,降低存放过期风险。
北海全满康餐饮管理公司通过GPS、GIS、智能调度等技术手段,精准监控运输车辆位置与冷柜状态,对配送人员进行实时监控与管理,确保配送过程既准时又安全。同时,对企业仓储、快检、装车等重点环节实行全链条视频监控,并与北海市食品安全智能监管服务平台连接,实现食品安全问题快速追溯。
□本报记者 孔国俊 通讯员 钟伟华 梁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