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湖州日报
记者 陈虹
本报讯 “杂草生长比上周增加了15%,水塘蓄水量降至临界值。”近日,长兴县小浦镇潘礼南村长兴水韭栖息地的一组数据,牵动着所有人对国家一级保护新物种长兴水韭的牵挂。面对这一情况,潘礼南村组织杏福义工团队展开“生命保卫战”,通过人工除草、生态补水等精准措施,为这一濒危物种筑牢生存防线。
作为我国近年来发现的珍稀水生蕨类植物,长兴水韭对湿地生态系统有着巨大意义,目前仅在潘礼南村梅园形成稳定种群。然而今春以来,由于缺少降水,导致水域面积缩减 30%,加上其他植物物种如水芹菜、莎草与长兴水韭争夺养分和生存空间,严重影响了其正常生长。
为解决这一问题,在专业人员指导下,义工们采用 “蹲行式作业”,用手小心剔除水韭根部 5 厘米范围内的杂草,避免大规模除草损伤脆弱的须根系统。
此次保护行动得到县农业农村局专家的指导,现场负责人表示,短期应急措施已初见成效,后续将结合生态修复工程,建立包含水位调控、生物防控在内的长效保护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