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旅游报
□ 余明辉
川渝“门票互免”的做法,将两地优质旅游资源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庞大的旅游资源共享平台,可以为文旅市场带来新的机遇和活力
据报道,即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端午、中秋、国庆假期除外),川渝多地施行景区门票互惠,重庆南川、涪陵、武隆、巫山、江津、大足等地,四川乐山、广元、眉山、资阳、都江堰、阿坝等地的市民凭身份证即可免门票畅游对方城市优质景区。
在文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川渝两地“门票互免”的举措无疑是一次大胆且富有创意的尝试,有望推动“成渝一家亲”文旅交流再升级,为共绘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图景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传统的旅游模式往往以单个景区或城市为吸引点,而此次川渝“门票互免”的做法,将两地优质旅游资源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庞大的旅游资源共享平台。
对于游客而言,这一措施能够降低旅游成本,不仅可以让更多人走出家门,感受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也能够促进旅游消费增长,为两地文旅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从文旅企业的角度来看,“门票互免”政策能够带来新机遇。景区客流量的增加,可以带动周边餐饮、住宿、购物等相关消费。同时,为吸引更多游客,文旅企业也会更加注重提升服务质量,推出更多富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和活动,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推动整个文旅产业升级和发展。
“门票互免”政策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文旅市场本身,对于川渝两地区域协同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巴蜀文化源远流长,川渝同属巴蜀文化圈,两地在历史、文化、风俗等方面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也各有特色。“门票互免”措施可以为两地文化交流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进一步巩固“成渝一家亲”的情感纽带。
在经济层面,“门票互免”措施能够进一步促进川渝两地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同时,旅游产业发展也会带动相关产业协同发展,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繁荣;在交通、餐饮、住宿等领域的合作也将更加紧密,形成产业集群效应,进一步提升川渝地区的旅游竞争力。
当然,要让川渝“门票互免”措施发挥更大的效益,还需要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优化和完善。
其一,强化景区管理与服务。客流量增加会使景区承载力面临挑战,相关部门应提前规划,增设服务设施与人员,保障游客安全舒适游览,如可以在热门景区增设休息区、卫生间,加强安保与卫生管理。
其二,完善信息发布与引导。当前,游客可能对这一措施的具体内容了解还不够深入,两地要通过官网、社交媒体、旅游App等渠道及时准确发布信息,包括景区介绍、优惠与攻略,并设咨询热线与在线客服。景区内也要设置明显标识与引导人员。
其三,提升旅游品质。两地相关城市应挖掘文化特色,推出丰富多彩的文旅产品和活动,如举办民俗文化节、美食节等,吸引两地民众互访。
巴风蜀韵情交融,“门票互免”天地宽。川渝两地的这一创新举措,有望为文旅市场带来新的机遇和活力,也为区域协同发展和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思路。相信在不断优化和完善中,“门票互免”措施将发挥出更大的效益,让更多的人领略巴蜀文化的独特魅力,推动川渝文旅产业不断迈向新的高度。
下一篇:谁发明了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