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咸阳发布
鸿雁传书
成语咸阳
【释义】
书:书信。《成语大词典》释曰:“鸿雁传递书信,比喻书信往来。”
【出处】
卫永成、赵基坚《运迁情•破墙搬家》:“虽然鸿雁传书,但柔弱的娇妻抵不住人生的风霜。”
【典故】
“鸿雁传书”的典故源于苏武北海牧羊时期发生的故事。《汉书•苏武传》记载:“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自苏武被匈奴单于流放至北海后,生活之艰难自是不必多言。李陵曾劝苏武投降,苏武坚决拒绝。过了几年,李陵又到北海看望苏武,他对苏武说:“匈奴人在边界上抓获了云中郡的一个俘虏,那俘虏说太守以下的官吏百姓都身着白色丧服,说是皇上驾崩了。”苏武听闻此消息,面向南方放声大哭,甚至吐血,此后每天早晚都痛哭吊唁,持续了好几个月。
不久之后,汉昭帝即位。汉昭帝采取与匈奴和亲的政策,匈汉边境逐渐趋于和睦。此时,汉昭帝派遣使者前往匈奴寻访苏武等被扣留的汉使节,匈奴人却欺骗汉使说苏武早已去世,汉使只好回朝复命。后来,汉的使者再次出使匈奴,苏武的副使常惠私下买通看守他的匈奴士兵,在一个夜晚见到了汉使,将苏武等人在匈奴多年来的情况原原本本地告诉了汉使。之后,常惠与汉使商定了一个计策,由使者出面向单于说:“我们汉皇在上林苑射下一只大雁,雁足上系着苏武的帛书,这足以证明他并未死去,只是被困于此。”如此一来,匈奴单于便无法再谎称苏武已死,只得将苏武放回汉朝。汉使者便依照常惠所教的话去责问单于。单于看着身边的人十分惊讶,随即向汉使道歉,承认苏武等人确实还活着。
于是,李陵安排酒筵为苏武祝贺,说道:“今天你能够回归汉朝,在匈奴扬名,在汉皇族中功绩显赫。即便是古代史书所记载的事迹、图画所描绘的人物,又怎能超过你的功绩呢!我李陵虽然无能且胆怯,但假如汉廷能够宽恕我的罪过,不杀我的老母,让我能实现在奇耻大辱下积蓄已久的报国志愿,我也会像鲁国的曹沫一样,始终没有忘记报国之心。然而,汉廷却逮捕杀戮我的全家,让我蒙受奇耻大辱,我还再顾念什么呢?罢了,只是让你了解一下我的心意吧!我如今已成为异国之人,这一别便永远隔绝了!”说罢,李陵起身起舞,唱道:“走过万里行程啊穿过沙漠,为君王带兵啊奋战匈奴。归路断绝啊刀箭毁坏,兵士们全部战死啊我名声已坏。老母已死想报恩何处!”李陵泪流满面地与苏武永别。苏武和过去与他一同到匈奴的人中,除去投降和已死亡的人,还有九人,于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春回到了长安。
来源:《成语话咸阳》编辑:韩越
审核:闫莉 签发:王鹏飞
下一篇:让群众在家门口共享“社科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