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蒋菡)近日,记者从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应急管理部召开的防灾减灾救灾和安全生产领域重要国家标准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目前,我国已建立涵盖矿山、危化、消防等10大领域2000余项国家标准的安全生产标准体系,为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提供技术保障。
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司长刘洪生表示,近年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持续健全安全生产国家标准体系,推动安全生产国家标准优先立项,并会同21个部门建立安全生产国家标准制修订统筹协调机制,确保标准制修订快速联动、协同高效。
“坚持‘能强则强、应强尽强’,持续加大强制性国家标准供给。”刘洪生介绍,去年以来,围绕助力新兴产业安全发展,新制定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安全、电化学储能系统火灾监测、建筑用绝热材料安全等一批强制性国家标准;围绕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修订升级燃气管阀、电动自行车、钢筋、防火门窗等一批重点产品标准;围绕强化安全生产过程管理,加快推动高处作业、粉尘防爆等41项推荐性标准转化为强制性国家标准,今年还将专项下达一批矿山安全、消防救援行业标准转化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计划,不断满足安全标准需求。
据悉,“十四五”以来,我国已累计批准发布防灾减灾救灾国家标准70多项,下达国家标准计划超过100项,涉及应急预案编制、灾害风险评估、气象防灾减灾、应急避难场所、救援物资配备等重要行业领域,为推动安全治理从事后整改向事前预防转型提供标准保障。
据了解,强制性国家标准《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通用规范》将于今年11月1日起实施,为规范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供重要依据。
“化工生产过程致灾因素隐蔽复杂,安全风险管控难度大,科学、系统、有效的管理至关重要。”应急管理部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一司副司长刘丽介绍,该标准针对危险化学品企业特点,整合了《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等7项行业标准内容,融合了国际已广泛实践的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理念和方法,从安全领导力、设备完整性、操作安全、变更管理等方面提出了14项管理要求。
上一篇:公益相亲会
下一篇: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