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届阿拉伯国家联盟峰会17日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闭幕并发表宣言,敦促国际社会特别是“具有影响力的国家”履行道义和法律义务,推动实现加沙地带停火,并确保人道主义援助畅通无阻地进入该地区。
宣言谴责以色列作为占领方的一切非法行径,并坚决反对以任何形式强制迁移巴勒斯坦民众,认为此类行为违反国际法,构成危害人类罪和种族清洗。
△巴勒斯坦通讯社报道截图在加沙战火已延宕19个月、夺走5.3万多名加沙民众生命的背景下,这份宣言令以色列及其最大支持者美国再次成了舆论关注的焦点。
联合国:我们不参与!
自本轮巴以冲突2023年10月爆发后,以色列便切断了大部分援助物资进入加沙的通道。今年1月实施第一阶段停火后,以方一度有限开放了援助通道,但3月又将其全部封闭,同时恢复了对加沙的密集军事打击。
随着以军16日对加沙发动“旨在实现战争所有目标”的新一轮大规模攻势并深入到更多此前未进入的地区,加沙人道主义危机空前加剧。
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17日称,自以色列3月初实施封锁以来,加沙已经超过10个星期未获得人道援助。根据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的最新报告,加沙有47万人正处于“灾难”级粮食不安全状态。
△近东救济工程处官网截图据以色列媒体报道,在“美国的压力”下,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当地时间18日晚在安全内阁会议上批准立即恢复向加沙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以防可能发生的严重饥荒“危及继续打击哈马斯的行动”。
报道称,这项被视为临时解决方案的援助安排,将持续到一家美国私营安保公司本月下旬开始负责对加沙人道主义援助物资的分发工作为止。
△以色列“新消息”电视台报道截图殊不知,这个所谓“美国公司负责分发人道物资”的计划恰恰是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国际社会坚决反对的。
此前有消息说,一个获得美国支持的名为“加沙人道主义基金会”的组织计划从本月下旬开始在加沙分发人道救援物资。
这个由美国提出的援助计划,实际上是以色列安全内阁月初提出的一份已遭联合国拒绝的方案的翻版。
其具体做法,是通过美国私营安保公司而非联合国或援助组织将援助物资运送到加沙少数几个所谓的“安全分配点”,然后统一分发给加沙民众。而以色列将在不参与援助运送的情况下为此“提供便利”。
美联社报道截图以色列和美国都宣称,这一援助计划旨在“让哈马斯无法窃取援助物资”。同时,它们还敦促联合国和国际援助组织与“加沙人道主义基金会”合作。
但不出所料,美国的方案也遭到联合国的明确反对。
联合国秘书长副发言人法尔汉·哈克表示,联合国方面不会参与“加沙人道主义基金会”的援助活动,因为它不符合“公正、中立、独立”的基本原则,将进一步加剧加沙的人道主义危机。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报道截图“美国不会阻止以色列扩大战争”
值得注意的是,在以色列近日大规模升级对加沙的攻击和围困之际,素来“挺以”没商量的美国似乎和内塔尼亚胡当局闹起了别扭。
进入5月以来,一心想通过尽快重塑中东安全格局让自己抽身的美国现政府,与始终想要拉美国“共同作战”的以色列在涉及加沙和伊朗等多个中东关键问题上的分歧日显,导致接连发生华盛顿直接与哈马斯和也门胡塞武装达成相关协议,以及美国总统特朗普访问中东时罕见绕开以色列等一系列“怪事”。
△美国《政治报》报道截图不过,美以官方近日纷纷出面否认两国领导人“关系紧张”的说法。
美国总统特朗普17日在接受采访时称,他并没有像外界议论的那样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感到失望。
与此同时,内塔尼亚胡也公开强调自己与特朗普的关系“非常好”,“每隔两三周我就会与他(特朗普)通话。”
△《以色列时报》报道截图有分析认为,虽然秉持“美国优先”理念的美国现政府越来越倾向于更“实惠”地评估和参与中东事务,但长期的盟友关系决定了美以在地区利益中的深度捆绑关系不会改变。
正如以色列前驻美国总领事亚基·达扬所说:“虽然这场战争确实让特朗普感到不安,但最终,就算以色列和哈马斯的最新停火谈判失败,也没有人会阻止内塔尼亚胡扩大战争。美国不会这么做。”
△“德国之声”网站报道截图除了在人道援助和军事行动问题上保持了与以色列的同声同气外,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释放的“清空加沙”信号无疑给了以色列更大底气。
日前在卡塔尔出席一场商业圆桌会议时,特朗普重申了他“接管”加沙的愿望,称美国将在加沙居民外迁后把当地打造成一个“自由区”。
△美国《时代》杂志报道截图自今年2月以来,特朗普已多次表示希望将加沙居民永久安置在别处,由美国长期“拥有”这个地区并将其开发成为“中东的里维埃拉”(旅游胜地)。
这一计划遭到国际社会普遍反对,阿拉伯国家、欧盟及联合国等多方均批评此举违反国际法,等同于“种族清洗”。
用美国前驻以色列大使丹·夏皮罗的话说,正是“不严肃的‘加沙里维埃拉’提议”诱使以色列极右翼势力认为美国会支持其重新占领加沙,从而导致加沙战火难休。
△《以色利时报》报道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