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苗头
全国知名的深圳城市地标锦绣中华、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欢乐谷,以及名商、沙河两块高尔夫球场,已作为战略储备空间,进入决策者的视野。
资料显示,这些项目的土地使用权,有的已经到期,比如占地面积52.81公顷的锦绣中华、民俗文化村的到期时间为2025年1月10日。
此前,名商和沙河高尔夫球场有可能“变身”成为深圳版“纽约中央公园”的说法多有流传。苗头也多次在文章中涉及此话题。
苗头了解到,名商高尔夫球场占地面积1.81公顷的用地的使用权,今年1月17日已到期。该球场另一占地13.19公顷的用地则已显示为“预查封”状态。
名商高尔夫球场另一幅33.52公顷的用地,使用权到期日是2038年10月19日。
具体情况是,名商高尔夫球场的T307-0007地块使用权为40年(1998年10月20日至2038年10月19日),T307-0002、T307-0006地块为30年(1995年1月18日至2025年1月17日),T307-0004地块为40年(1998年7月16日至2038年7月16日)。
名商高尔夫球会于1996年6月28日开业,是深圳首个符合国际标准的18洞灯光高尔夫球场,由澳洲设计师Les Watts设计,总面积55万平方米,位于南山区沙河东路西侧。球场以丘陵地形为主,融合水丘湖泊与果岭设计,特色球洞包括第7号(四面环水)、第18号(五杆洞)等,夜间灯光系统完善,曾被誉为“城市精品球场”。
138.2公顷的沙河高尔夫球场的到期日是2034年1月1日。这个球场2005年开业,占地150万平方米,以填海方式建造,拥有27洞标准球场和18洞灯光夜场,设计特色包括大量沙坑、人造丘陵及海滨景观,邻近深圳世界之窗,曾获评“中国最佳果岭草坪球场”。
与深高用地的回收与规划多次引发关注不同,南山这两处球场并无太多争议。
资料显示,占去南山华侨城大片土地,占地48.13公顷的世界之窗占地31.09公顷的欢乐谷的使用权到期时间,分别为2037年6月21日、2037年10月12日。
苗头算了一下,名高、沙高、锦绣中华、民俗村、世界之窗、欢乐谷等这几块巨幅用地的占地面积加起来足足有318.75公顷,超3平方公里。它们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当优越,想象空间巨大,为深圳其它核心行政区所无法比。
至于它们的规划用途,官方给出的说法是:
留白。
方向包括打造中央活力带,缝合中部片区,“逐步释放大沙河沿岸高尔夫球场建立中央公园,有机串联高新区、华侨城片区及后海片区,打造创新融合、绿色生态、和美宜居的中央公园活力带,推动华侨城主题公园逐步开放、转型发展,打造湾区文创商旅高地”。
也就是说,不仅仅名商、沙河两块高尔夫球场在使用权到期后陆续收回,锦绣中华、民俗村等主题公园也得要“逐步开放”、“转型发展”,它们作为南山和深圳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单元,将系统谋划,提前储备。
在一座超级城市的心脏地带,聚集了深高、名高、沙高三大高尔夫球场,世界罕见,也是深圳区别于其它城市的一大显眼标签。作为一座拥有上千个公园,而且也不缺少大型网红公园的“公园之城”,深圳有没有必要在这么宝贵的土地上搞中央公园,值得深思和讨论。
无论它们将来做什么用途,都无法改变这样一个事实与趋势——深圳最好的现在,在南山,深圳最好的未来,也在南山。
在可度量当代经济实力指标的科创产业上,深圳很HIGH,南山代表了这高峰。
有人吐槽南山白石洲这一片的新房建筑高度太高。他们并不知道这一片的房子,以后可能都“高攀不起”。那些买了深业世纪山谷和绿景白石洲的人们,应该都知道纽约中央公园周边的房价,是什么水位。
也有人说南山等深圳核心区还没有放开限购,手里没有房票。苗头的观点是,与其等限购政策“松绑”,不如主动出击,赶紧搞“房票”。
南山南边的香港,也在打南山的“主意”。
最近,港深基建界爆出一条大新闻,搁浅已久、远离公众视线多年的港深西部铁路突然“复活”,而且官宣了这一重大工程的具体时间表——
2025年下半年启动初步设计,2027-2028年批出工程合约并启动详细设计与施工,力争在2034-2035年建成通车,实现香港段与深圳段同步启用。
香港路政署代表团近日也在上海举办了香港主要运输基建项目分享会,其中,港深西部铁路(洪水桥至前海即洪前铁路)是重点推介的项目。
今年3月26日,香港特区政府运输及物流局向立法会提交港深西部铁路项目进展报告,介绍该跨境铁路规划细节。项目总长18.1公里,采用全地下敷设方式建设,其中香港段7.3公里自屯马线洪水桥站西延,经厦村、流浮山片区后穿越后海湾,在深圳湾设站,深圳段10.8公里连接深圳湾口岸至前海枢纽。
在深圳湾设站,意味着南山和香港之间的连接届时将告别“慢速”与奔波,进入捷运速达新时代。对深港两地通勤人士而言,这无疑是个天大的福音。
也许,在不远的将来,香港西北部的楼市以及这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得看深圳湾和南山的脸色。
香港运输及物流局的这份文件指出,港深西部铁路不仅提供跨境铁路服务,也兼备香港城市内部的通勤功能,“满足北部都会区内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以及流浮山、尖鼻咀及白泥一带(统称流浮山)的本地出行需求”。预计铁路开通后,深圳前海至香港洪水桥车程仅需 15 分钟。为提升通关便利,港深双方同意在深圳侧设 "一地两检" 口岸,香港境内不设清关设施。
市场预期,港深西部铁路将大幅提升北部都会区与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衔接,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港深两地的人才和资源优势,进一步推动及深化两地在金融及专业服务、现代物流业和科技服务的经济合作发展。
到了那时,深圳、香港这两座世界罕见的“姐妹花”城市的发展将进入新阶段:
前40年,香港带深圳飞;现在和将来,深圳带香港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Hehson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Hehson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