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湖州日报
沈程辉
湖州市新风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打破传统校园课间与体育课模式,课间充满欢声笑语,体育课融合多元元素。作为浙江省“体教融合”示范校,学校秉持“适性教育”理念,依托三校区协同创新,打造体育素养奠基、特色课程赋能、多元实践提质的全链条育人体系。在这里,体育超越强身健体范畴,成为塑造人格、激发潜能的“生命课堂”。
体育素养筑基:
多维能力塑造完整人格
学校秉持“体育教育的目标,指向培养终身运动者与积极生活者”的理念,以“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为三大核心,构建起分阶段、差异化的素养培育体系。
分级课程——因龄施教,精准提升。教育兼具艺术性与科学性,于体育教育而言,依循学生年龄特点精准施教尤为关键。学校以此为遵循,构建“趣味筑基—技能进阶—素养拓展”的阶梯式课程体系,为各成长阶段学生打造专属体育成长路径。对低段(1—2年级)学生,采取游戏筑基,唤醒运动本能。对中段(3—4年级)学生,采取技能进阶,锻造运动品格,聚焦力量、耐力与团队协作能力的系统提升。对高段(5—6年级)学生,采取素养拓展,对接终身运动,注重专项技能提升与健康知识融合。
动态评价——数据赋能,见证成长。新风实小积极构建动态评价体系,以数据为驱动,精准捕捉每一位学生的体育成长轨迹。通过对跑步速度、跳绳次数、运动时长、技能掌握进度等多维数据的深入分析,勾勒出学生体育素养提升的清晰图谱,为个性化体育教育方案的制定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学校将体育评价深度融入整体数字评价体系,以5个维度创设规范营、学习吧、体验台、创演场、荣誉窗,分别设置规范币、学习币、体验币、创演币、荣誉币“串联整个育人过程,实现“以体育人”的具象化与数字化。数据驱动的动态评价模式,打破传统单一评价桎梏,通过量化学生体育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与成长,让体育素养发展轨迹清晰可溯。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为“适性教育”注入科技动能,更通过精准反馈与激励机制,助力学生在体育领域实现个性化发展,推动体育教育向精准化、实效化进阶。
精神浸润——新风实验小学以各类体育赛事为舞台,让学生在拼搏中实现从赛场到人生的精神跨越。学校构建“月月有主题、周周有赛事”的体育活动体系,每学年组织涵盖田径、球类、棋类等50余场分级分层赛事,通过班级联赛、年级对抗赛、校区挑战赛三级联动机制,确保学生100%参与体育竞技。
创新实践路径:
打造“全域运动”生态圈
从特色课程到课间革命,从体育节狂欢到社会资源联动,新风实小因地制宜,构建起“课程+空间+文化+资源”的四维体育生态。
新风实小构建的特色课程群,以“传承文化基因,激活运动未来”为核心理念,巧妙编织传统体育与现代运动的创新脉络。在传统体育的传承上,学校将“跳房子”“萝卜蹲”“九宫格”等经典游戏呈现在课间活动中,锻炼孩子跳跃、反应与协调能力。现代特色课程则展现出创新与多元的活力。学校开设射箭、棒球、匹克球等课程。传统与现代课程的巧妙融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体育体验,奏响了适性教育的精彩乐章。
全员参与的成长嘉年华体育节是新风实小的年度盛事,更是一场全员参与的成长嘉年华。每到体育节,校园内便涌动着活力与激情。
为深化家校共育理念,学校精心设计“亲子运动日”,家长们换上运动装,与孩子携手奔跑、并肩协作。此外,学校还联动社区资源,邀请专业体育教练现场指导,形成家校社联动的良好氛围。
为积极响应“双减”政策,切实落实《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优化课间活动管理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通知》的相关要求,学校对课间安排进行整体统筹,将课间时间从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发起活力课间工程。每层楼设置“体能加油站”,分年级提供多样器材,让校园的每一处角落都成为学生强身健体的小天地。
育人成效:
从体质提升到生命绽放的跨越
体质健康数据亮眼。通过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学生的体质健康得到显著提升。从整体数据来看,学生的耐力、力量、速度等身体素质指标不断优化,近视率下降,身体机能更加健康。这些亮眼的体质健康数据,是学校体育教育成果的直观展现,为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奠定了坚实的身体基础。
心理与人格的双重塑造。体育活动对学生心理与人格的塑造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赛场的拼搏中,学生学会了坚韧不拔、自信自强;在团队项目中,培养了责任感与集体荣誉感,面对挑战不退缩,面对成功不骄傲,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心态与健全的人格。
教育生态的整体优化。学校体育教育的蓬勃发展,优化了整体教育生态。校园内充满生机与活力,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家长积极参与学校体育活动,形成了良好的教育氛围。
湖州市新风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的体适性教育实践,是对“五育并举”教育理念的生动诠释,也为体育教育提供了三重启示:空间即教育,打破“操场边界”,让走廊、教室都成为运动场;文化即浸润,用传统游戏连接历史,用新兴项目拥抱未来;协同即力量,汇聚家庭、学校、社会资源,构建健康共同体。
当“双减”政策遇见“适性教育”,湖州市新风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以创新的勇气与温度,为“培养怎样的未来人”这一命题,写下了充满活力的答案。
(作者单位系湖州市新风实验小学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