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安徽新闻网
皖北平原,涌动着振兴的活力和生机。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淮北市濉溪明清酿酒作坊群遗址展示馆开馆运营。当天,安徽口子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地下酒窖内,一坛封存了60年的原浆酒启封。酒香氤氲中,中国酿酒大师、中国白酒工艺大师徐钦祥轻抿一口,感慨道:“这酒里藏着淮北的风土、匠师的心跳,还有时代的脉搏。”
这坛酒,不仅是口子窖“真藏实窖”工艺的见证,更是我国企业全力响应“大力提振消费”“增加优质供给”的生动注脚——从春秋战国“濉溪醴泉”到成为我国兼香型白酒代表,口子酒业坚持不外采一滴酒,真藏实窖,使劲往前赶。
如今,作为我国兼香型白酒第一家A股上市企业,口子酒业已经形成以口子酒文化博览园、口子工业园、口子产业园为主体的“一企三园”发展格局,先后获得“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中华老字号”“中国驰名商标”等多项殊荣,发展成为国家酿酒重点骨干企业。
历史文化滋养
——千年窖池中的“时间哲学”
口子酒历史悠久,素有“名驰冀北三千里,味占江南第一家”美誉,明末淮北相山隐士任柔节赞其“隔壁千家醉,开坛十里香。”
今年“五一”假期,位于隋唐大运河遗址文化带上的淮北濉溪柳江口景区,吸引了大批游客。在这里,考古学家发现了战国时期的酒器残片。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陈超指着一块陶片说:“这里的泥土微生物菌群,与口子窖明清老窖池的一脉相承。”
据介绍,作为隋唐大运河遗址文化带上的一颗“明珠”,口子窖明清老窖池所在的濉溪明清酿酒作坊群遗址,是迄今发现全国发掘面积最大,也是目前全国唯一覆盖蒸馏酿酒全流程设施的酿酒作坊遗址,较全面地反映了皖北乃至北方蒸馏酒制作工艺,且时代传承有序、没有断层。
口子酒业所在的濉溪镇,古为“口子”,春秋战国时期,即为“汴水入濉之口”。据史料记载,此地水质甘冽、谷物丰饶,春秋战国时期酿酒雏形初现。在隋唐时期兴盛,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段穿境而过,成为南北商贸枢纽,酒坊林立。明清时期,酿酒盛景更胜。在此基础上,口子酒业传承千年古法,独创“菊花红心曲”工艺,确立如今口子的“兼香型”白酒风格。
回望历史,从春秋管仲推动黄淮流域酿酒,到三国嵇康以诗酒寄怀推动濉溪地域酒文化传播,再到唐代白居易游历濉溪留有“濉水清怜红鲤肥”的诗句……口子窖酒以“双水脉”(濉溪、隋唐运河)、“双文脉”(管仲治国智慧、嵇康魏晋风骨)为根基,通过历史人物与地域文明的深度绑定,为口子酒业构建起了“活态酒文化博物馆”的独特叙事。
走进淮北口子酒文化博物馆,游客可通过全息技术体验历史长河中濉溪“为酒甚美,悬帜甚高”的酒肆盛景,及“童叟怀钱提壶”的市井风貌。在博物馆,技术人员通过动态场景复原、遗址实物展示、AR技术活化、文献文物实证四大维度,系统呈现了口子窖酒跨越2700多年的历史脉络。
悠久而独特的历史文化,滋养出了口子酒业之“魂”。
独特工艺铸梁
——匠心坚守后的“真藏实窖”
在拥有千年历史的口子窖酒的窖池旁,酿酒师傅们正在查看酒糟的温度、湿度,添加酒曲,将加好酒曲的酒糟再次入池发酵。整个酿酒车间,繁忙有序。在这里,每一滴酒都在见证匠心。
53岁的窖池养护工张明军,每天凌晨4点手持木锨翻动窖泥。“这窖泥里有600多种微生物,比黄金还金贵。”他粗糙的手掌抚过温润的窖壁,仿佛在唤醒自己的“孩子”。这种对自然规律的敬畏,让口子酒业多年坚持古法酿造,宁愿牺牲出酒率,也要保证酒的品质。
口子酒之所以“味占江南第一家”,离不开其独有的酿酒工艺。徐钦祥介绍,口子人在继承“口子”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生物技术不断创新,形成了以多粮酿酒、多粮制曲、多种曲(中温曲、高温曲、超高温曲)混合使用、高温润料堆积、长期发酵、三步循环法长期窖藏的“三多一高两长”为核心的“一步兼香”工艺体系,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结合全新的酒体设计理念,造就了口子窖白酒“无色(微黄)透明、窖香馥郁典雅、绵甜醇厚、酒体丰富、余味悠长、风格典型”的独特风格。
如果说独特工艺是“术”,那么“真藏实窖”便是“本”。“口子窖主体基酒酒龄不少于五年,调味酒酒龄不少于十年,贮存期不到的酒不准使用。”这是口子人对自己的刚性约束,也是对消费者的郑重承诺。这种“真藏实窖”法则,被写入中国白酒工艺教科书。
独特生产工艺后的“真藏实窖”,铸就口子成为“中国兼香”的“标杆”。1959年,濉溪口子酒作为安徽省重大科技成果,在建国十周年国宴上被指定为招待用酒。
诚信文化筑基
——每一滴佳酿里的“精神窖藏”
提振消费,增加优质供给,最终离不开真正把消费者摆在首位的一群诚信务实的口子人。
“以诚酿酒者,终成时代佳酿。”走进口子酒业厂区,一尊青铜鼎格外引人注目。“鼎者,重器也。我们以鼎立信,就是要让品质承诺看得见、摸得着。”去年,在青铜鼎揭幕仪式上,口子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进道出了“真藏实窖”的真谛。
1949年5月18日,濉溪县创立了国营濉溪人民酒厂,也就是现在口子酒业的前身。口子酒业建厂以来始终坚守“真藏实窖”的匠心品质。
口子人将“诚信”二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皖北平原千年酿酒带上,坚持酿好酒,坚决不外采一滴酒,每一滴都真藏实窖,原酒储量居全国前列,向时代交上了一份沉甸甸的满意“答卷”。在“精神窖藏”的坚守中,口子酒业连续18年保持零质量事故纪录。
“即便牺牲产量也不改工艺标准。”几年前,某经销商要求提前出窖以抢占市场,口子酒业坚持完成发酵周期,虽损失短期利益却赢得“真年份”口碑。
2023年,某批次产品包装检测发现瓶盖密封性微小波动,尽管不影响酒质,公司仍紧急召回已发往全国市场的3万箱产品。经销商王伟回忆:“损失超千万,但董事长说‘品质容不得万分之一的侥幸’。”这种“笨功夫”,反而让当年销售额逆势增长28%。
为保证产品质量,口子酒业持续完善产品生产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生产经营中,口子酒业坚持“不合格的原辅材料不准进厂,不合格的半成品不准转序,不合格的工作不准移交,不合格的成品不准出厂”的“四不准”原则,严格恪守几百项原辅材料标准、产品标准、管理标准及检验规程,从公司、分厂、车间、班组到个人,形成了一道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密不可分的质量管理网络,并创立了《顾客持续满意管理法》。
当白酒行业陷入“营销战”“包装战”的喧嚣时,口子酒业用七十余年证明:“诚信”才是最深沉的老酒,它不会在财报上制造暴涨的曲线,却能让企业穿越周期,历久弥香。
科技创新赋能
——“第一动力”驱动的“向新提质”
口子酒业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重视传承,坚持创新,加速提升新质生产力。
走进口子窖位于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区的口子产业园,这里既有传承千年的古老工艺,又有充满现代化智能制造的探索与创新。园区内,六座智能化酿造厂房巍然耸立,年产优质原酒高达2万吨。
向“智”借“力”。口子产业园通过持续加大数字化投入,引进智能酿造机器人、全自动控制系统以及自动化包装生产线等尖端设备,不仅显著提升了管理效率,更在白酒行业的数字化发展方面树立了标杆。据介绍,该园自2008年开工建设,历经多轮技术改造与智能化升级,目前已成为国内领先的现代化优质白酒生产基地。
构建数字化营销系统。2024年,口子酒业营销数字化系统正式上线,为市场开拓赋能。数字化营销系统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渠道销售管理全面解决方案,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市场洞察分析,建立渠道商、终端门店、消费者等多级精准画像,实现对营销渠道、营销费用、相关人员、客户群体的精准管理,为市场开拓提供信息支持。
持续推进智转数改。口子酒业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智慧厂区运营中心建设。目前,口子酒业智慧园区平台以实现全场景数字化业务应用为目标,构建口子酒业一中心三平台的立体防控综合治理体系,打通业务壁垒,实现行政办公、园区能耗、生产制造、设施设备及安全消防等的可视化管理。
加速科技攻坚。在生物发酵等方面加大研发投入,积极探索,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加强白酒风味个性表达。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构建深度互动的科研机制,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应用。
随着向“新”提“质”不断加码,口子酒业占地面积达60万平方米、累计投资额超过35亿元智能产业园,正在迎来质变。待园区产能完全达产后,其65°原酒的产能将突破6万吨大关,同时拥有超过40万吨的储酒能力,从而巩固其作为国内领先纯粮固态白酒酿造基地的地位,为企业未来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产能基础。
“隔壁千家醉,开坛十里香。”如今,当消费者举起“口子窖”,饮下的不仅是穿越千年的特有“兼香”,更是一座城的文化记忆和一群人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更是在见证一个中国传统企业奋力往前赶的精彩蝶变。
■ 本报记者 许根宏 吴永生 许蓓蓓 刘静文
上一篇:维宏股份:软硬结合,订单充足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