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本报讯(记者 张弘弢)5月12日,安顺市2025年“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宣传活动启动仪式暨节水宣传进公园(广场)活动在虹山湖公园举行。记者从活动现场获悉,截至2024年底,安顺市已建成各类节水型载体649家,其中,节水型单位(公共机构)370家,节水型企业185家,节水型居民小区94个。全市规模以上高耗水企业的节水型企业创建率达100%,党政机关节水型单位创建率达100%,节水型高校创建率达100%。
安顺市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360毫米。然而,由于特殊的地形和地貌,地表水易下渗,难以蓄存。同时,降水时空分布不均,雨季集中,旱季则水资源匮乏,成为工程性缺水典型地区,“有雨无水、有水无盆”一直是城市“痛点”。
留住雨水,安顺一直在努力。依托“海绵+园林景观”“海绵+老旧小区”“海绵+城市管网”等模式,分散布置透水性路面、下凹绿地、雨水花园等设施,组合形成完整的海绵系统。
2022年5月,安顺市入选“十四五”全国第二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经过3年时间建设,截至目前,全市雨水资源化利用量已达到每年26.8万立方米,城市可透水地面面积比例达到40.65%,有效实现了雨水的自然积存、渗透和净化,提高了水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下一篇:跑赢科技马拉松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