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
1988年初,我第一次游览周庄后,彻底被“俘虏”,常常独自乘坐公交车转道青浦去“看望周庄”,通常我会租下双桥边的民宿,来一盘万三糕、一盘小青豆,慢慢咀嚼,看双桥边鹅卵石小道上来来回回的游客。1988年的春天,“江苏水乡周庄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而那时的陈逸飞先生也因为1984年创作的油画《故乡的回忆——双桥》而名扬天下。在之后的周庄旅游活动中我认识了陈逸飞,说老实话,陈先生对周庄的贡献是巨大的。在我和陈逸飞的交往中,1997年春天参加“中国周庄国际旅游节”中巧遇先生,给我留下了一段难以忘却的记忆。
那天早晨5点多一点,我推开民宿的门,想去看看尚在晨雾中的周庄,却听到一个浑厚的男中音叫我:“季节,早啊,正巧和我一道走一圈古镇,今日全国各地大画家齐聚周庄,周庄要以最美的姿态欢迎客人。”我抬头见是从隔壁大门走出来的陈逸飞先生,只见他西装革履,腰背挺直,谦和又极具大家风范,他正朝我招手呢。我随陈先生走在小道上,只见道旁、桥上已有不少画家在作画了。路过一座深宅,只见其大门半开着,一把大竹扫帚十分抢眼,陈先生走进去把大扫帚放到门后说:这样雅观一点。又走了一段路,见一只大竹筐横在小道上,陈先生将竹筐抬到小弄堂斜靠在墙上。走了一段又一段,古镇街道干净漂亮,陈先生很满意,忽然他又发现一只塑料袋飘在树枝间,他踮起脚取下放进垃圾桶里。陈先生对我说,“周庄的美是大美,大家都要爱惜”。在回旅店的路上,陈先生说他知道古镇有多少树,知道树与树之间的距离,他让周庄人不要砍掉一棵树,而要建适量的卫生场所,他说这是文明,是美丽。
4月14日是陈逸飞先生51岁的生日,4月12日晚上周庄为陈先生举办了生日宴。在吹蜡烛时,陈先生动情地说这是他第一次过生日。宴毕,陈先生掏钱包了一辆快艇,我们一行7人乘船游湖,从急水港直抵淀山湖,在水波缥缈中陈先生感慨地说“周庄是我的第二故乡,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我爱周庄”。这句话在我听来像宣誓一般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