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凌剑伊)5月17日是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当天,广西2025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在南宁举行。各通信企业、行业协会、业界知名专家、产业链各方代表齐聚一堂,聚焦AI与信息通信技术深度融合,分享数智浪潮下的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如何重塑通信行业等前沿观点,为本地数字经济转型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记者在现场看到,大会特设十年成果展,通过视频、数据展板及互动体验等形式,生动呈现了广西农村及偏远地区通信基础设施的跨越式发展。数据显示,10年来,在农村地区累计建成通信基站20.5万个,实现自然村4G网络通达率超99.9%、光纤通达率98.4%、5G通达率98.1%、千兆网络通达率96.7%。
会上发布了2024年度《广西互联网发展报告》。报告显示,广西网民规模持续增长,总体规模已突破380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77%;增值电信企业超4600家,增值电信企业互联网业务收入较上一年增长37.6%,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3.5%;互联网应用服务日益深化,即时通信使用率稳居首位;持续深化创新应用培育发展,“数实融合”应用规模进一步扩大;数字经济布局加速,广西数字经济企业数量达1.93万家,同比增长12.9%;数字社会治理水平稳步提高,网络数据安全体系不断完善。随着南宁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获批建设,智算中心建设加速,广西初步建成面向东盟的算力枢纽和通信网络枢纽,进一步助力广西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为广西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提供有力支撑。
广西通信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广表示,广西已于2024年启动5G-A网络建设,目前主要集中在南宁、柳州、桂林、北海4个设区市核心重点场景区域,超3400个站点。后续也将根据业务需求持续拓展核心重点区域的5G-A覆盖面。
当天,大会发布了《广西“万兆启航 智赋八桂”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将通过“强网络、提质量、促融合、保安全、推低碳”五大行动,积极推动“双千兆”向“双万兆”网络演进升级,到2027年底,全区建成5G基站19万个,县级及以上城市实现5G-A规模覆盖,5G个人用户普及率达88%;万兆光网从技术试点走向规模部署,万兆用户接入能力覆盖家庭超100万户。全面夯实数字新型基础设施,构筑人工智能新基座,赋能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助力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