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美景买杯咖啡
创始人
2025-05-18 06:02:15
0

暮色时分,北京南二环某网红胡同的屋顶咖啡馆座无虚席。斑驳的木桌、帆布折叠椅、天幕下摇曳的仿真星星灯,城市楼顶仿佛成了露营地。单杯58元的拿铁价格,尽管要比普通咖啡馆贵不少,但顾客们仍手持咖啡杯迎向夕阳,将精心构图的照片配上精美的文案,以九宫格形式上传社交平台……此刻的这杯咖啡早已超越商品属性,带着消费者对生活的表达成为社交符号。

这种基于社交价值的新消费模式,正给消费领域带来一些改变。在传统消费观念里,消费行为大多基于商品的实用性,商品定价也主要取决于成本核算。但在新的社交驱动的消费模式下,情况发生了变化,消费行为被赋予更多社交层面的意义。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有不少。北京某艺术区一场沉浸式展览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实体艺术品,光影交织成虚拟宇宙,漫步其间的观众身影被投射成流动星辰,仿佛成为虚拟宇宙的一部分,198元一张的门票挡不住观展热情;399元的宋代点茶课,能不能学会点茶技艺不重要,穿着汉服拍照,换来美照和短视频流量,从社交层面看,是一笔很划算的交易。

如今,在消费决策的天平上,社交价值的分量变得越来越重。获得关注、认同与存在感,成为不少消费行为的重要驱动力。某平台调查数据显示,72%的“95后”承认“购买决策受社交平台内容影响”,甚至有人直言:如果一样东西不能“晒”,我为什么要买它?

过去,人们衡量一笔消费是否划算,看重的是商品性价比高不高、使用寿命有多长等实用因素。当下,许多人的消费账本发生了改变:58元的咖啡拍出30个点赞的照片,198元的观展视频收获百人围观,399元的点茶体验让人夸一句“古典美、有文化”——值!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现在不少年轻人挑选餐厅时,经常先翻看社交平台上的好评率和出片率;购买衣服时,会想象它出现在朋友圈时的点赞数;甚至出去旅游,在目的地的选择上也取决于能否拍出“别人没见过的风景”。

不过,并非所有披上“社交外衣”的消费都能成功。有餐厅试图用园林式的装修和干冰营造仙气缭绕的氛围,却因菜品难吃被网友嘲讽“花钱买了个寂寞”。这恰恰说明,社交经济学的逻辑中,人们愿意为能展示、能分享、能获得认可的体验支付溢价,但前提是这份体验必须具备价值和真实的吸引力。

消费过程中,消费者实现了从单纯体验者到兼具传播者身份的转化。他们不仅是体验活动的深度参与者,更成为体验内容的“二次创造者”与“价值延伸者”,这些内容通过社交媒体、口碑传播等渠道扩散,吸引了潜在消费者的关注,进而促使体验内容在更广泛的受众群体中实现二次变现,为商家带来额外的流量与收益。

这场消费领域的变革,对商家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若想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就需要深入了解这一消费趋势,深谙其中规则:注重营造能转化为社交价值的消费场景,让消费者身处其中就有足够的分享欲;提供讲故事的机会,增加消费趣味性,提高主动传播率,实现销量增长。因此,商家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去研究消费者的心理和需求,还要不断创新,优化场景构建与叙事方式,避免陷入同质化竞争的困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健康热搜谈】年纪轻轻,为何会... 近日,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诊了一位26岁的女性患者,检查发现其卵巢功能严重衰退,相当于45岁...
遵义市第四届运动会在务川开幕 ...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张驰翔) 7月3日晚,遵义市第四届运动会在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开幕。本届...
天永智能:控股股东拟以1.97...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潘建樑)天永智能晚间公告,公司于近日收到控股股东茗嘉投资通知,因自身资金需求...
多只热门股炸板!创新药、银行走... 周五午后,在银行保险上涨的带动下,上证指数盘中出现一波快速拉升,最高涨至3497点,然后出现回调,收...
张先八十岁娶妾,苏轼写了一首诗... 在很多历史迷看来,宋朝并不算一个扬眉吐气的朝代。它领土狭小,并未完成大一统,而且在对外战争中,总是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