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顿纪德校服广受全国近4000所学校的青少年喜爱
伊顿纪德校服将“美的价值”深埋学子心中
“这家企业从未给学校送过任何小礼品,哪怕一双袜子”“伊顿纪德是最干净的校服公司”,这些来自客户学校校长的真实评价,成为央企苏美达伊顿纪德深耕教育领域、坚守党风廉政建设的生动注脚。
苏美达自主孵化的校服品牌伊顿纪德,已是推动中国校服变革的领军品牌。伊顿纪德在文化产业、教育公益等领域,有着诸多跨界融合实践,尤其是近年来开创的兼具古典传统和书卷气息的“中式学院”国风系列,广受青少年喜爱。目前已累计服务清华附小、复旦附中、南洋模范、南师附中、南京外国语学校、领科国际等全国近4000所学校,唤醒中小学生及学龄前儿童的审美意识。
“与这样的企业合作,在风控合规方面对我们的教师、后勤队伍起到‘风清气正’的‘避错设计’保护作用,不会腐蚀我们教工团队,甚至能够引领纯净校园生态。”在沈阳等多地教育系统反腐巡查中,伊顿纪德甚至成为校长口中的“免检品牌”,为学校教育装备领域的采购树立了廉洁透明的标杆。
从传统制造到科技驱动,数智赋能焕产业新生。面对千亿级校服市场,苏美达伊顿纪德以数字化转型为核心,推动校服产业从传统制造向科技驱动的方向跃迁。构建“小前端+大平台”赋能型组织,2024年,伊顿纪德与20家中小校服企业合作签约,纳入城市合伙人,共享供应链与数字化能力,实现产业链共生及可持续发展。
针对校服采购中易出现的质量问题、流程不规范及地方保护主义等现象,伊顿纪德深刻认识到,其本质是廉洁风险在采购环节的集中体现,而校服采购环节越是复杂,越容易藏污纳垢。“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企业以问题为导向,建立“全链条”监督机制,在国内首创民主、阳光、透明、公开的征订系统,把家长委员会纳入校服采购流程,鼓励家长及学生代表投票表决,真正实现“谁出资、谁采购、谁决策”的权利回归。通过这一机制,校服选购的透明度显著提升,消费者权益得到切实保障,从源头切断利益输送的可能性。
更可贵的是,其首创的“阳光采购”模式已催生行业变革——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相继出台文件明确家委会主导校服采购决策。将选择权交还给家长,综合评估企业资质实力、服务学校数量、舆论评价、产品功能、售后服务、校服价格等因素,主张家长、学生“用脚投票”。在近几年的校服质量和满意度调研中,上海的合格率和满意度均接近100%。
从公益行动到文化传承,伊顿纪德向美而生,织人文新章。联合公益组织面向偏乡儿童捐赠新衣,累计捐赠校服55万件,惠及19万余名乡村学生;与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起“故事田”儿童哲学公益项目,依托教育学者朱永新担任名誉主编的国内首套原创儿童哲学童话“酷思熊”丛书,10年来累计惠及7000余所乡村学校、52万名村小师生,搭建美的阶梯并将优秀的价值埋进儿童心中;通过“UPCYCLE弃物再造”项目,将校服生产边角料交给黔东南妇女,以蜡染、扎染等非遗工艺制成文创产品,累计帮助200余名少数民族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6年创收超千万元……将企业发展与人文关怀深度融合,伊顿纪德通过公益项目、非遗保护与文化空间建设,探索“校服+”的人文经济新范式。
伊顿纪德以陶行知先生“金钱主义最足以破坏教师职业的尊贵”的箴言,阐释企业“开放诚恳,极度透明”“不靠桌子底下的交易”“不是合法合规的利润一分不要”的价值追求,秉持长期主义经营理念达成流程合规、产品优质、交付及时、售后满意。目前,伊顿纪德服务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的学校,凭借经得起各级纪检监察部门审查的合规操作,成为教育系统公认的“干净”“合规”“安全”代名词。
“免检品牌”的高度认可,同样得益于伊顿纪德“刀刃向内”的自觉。伊顿纪德始终“追求高线,杜绝底线”,通过常态化开展“违纪症候”排查,建立“及时发现、确实弄清、及时化解”的风险处置机制,主动配合上级巡察工作,以开放式纠错态度推动问题整改,实现巡察成果向高质量发展动能的转化。面对教育领域专项整治的持续深化,伊顿纪德推行供应商廉洁承诺书签订、黑名单动态管理等制度,推动行业生态持续净化,让校服真正成为“行走的教科书”,守护校园育人初心。
文化产业周刊记者 张艾情 张梓扬
上一篇:森林公园夏日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