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陶瓷“文化破圈”三重奏:原真性守护、活态性传承、创新性融合
创始人
2025-05-18 00:31:15
0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赵晓晨 实习生江仕志 佛山报道

在珠江三角洲腹地,佛山禅城石湾镇的南风古灶旁,跃动了五百余年的窑火正被注入新的能量。今年“五一”假期,这座龙窑遗址所在的美陶湾片区接待游客量达27.6万人次,同比增长30%。揉泥拉坯体验区排起长队,非遗大师工作室迎来诸多年轻旅客。这片承载着千年陶瓷文化的土地,正通过原真性保护、活态化传承、创新性融合的三重奏,焕发出新的生机。

就在2024年,美陶湾片区以45%的游客增速、260万的客流量刷新了纪录。这一亮眼成绩的背后,是政府30亿元投资所构建的“文化 + 科技”生态圈。在这里,近 500 家文创企业、174 位陶艺大师以及陶瓷博物馆共同构成生态圈,传统非遗的传承有了新的生产模式。

同时,当传统建筑陶瓷出口受困于产能过剩时,佛山陶企以文化赋能开辟新的突围路线。慕瓷瓷砖推出的香云纱系列,单品售价已超越意大利高端品牌;简一陶瓷凭借仿大理石纹理的产品,成功打入海外高端市场。佛山陶瓷的全球化叙事,正借助文化赋能和创新设计,实现关键一跃。

非遗活化的佛山解法

走进石湾,南风古灶静卧于榕荫深处,斑驳的青砖窑身蜿蜒如苍龙,砖隙间苍苔漫生,陶坯残片上未褪的霁红釉色依然能让人想象当年烧窑时火光冲天的热闹场景。

千年窑火映照出中国陶瓷文化的厚重底色,这里既有薪火相传的古老技艺,又涌动着推陈出新的时代浪潮。从龙窑的烟火气到数字孪生的科技感,从非遗大师与奢侈品牌的跨界合作到Z时代青年力量的崛起,“佛山陶”的古老技艺正在不断“破圈”生长。

陶瓷“文化破圈”首先离不开原真性守护。佛山通过建立文化场馆、传承非遗技艺等方式,对传统陶瓷文化和工艺进行系统保护。众多非遗传承人和陶艺大师坚守传统工艺,通过创作和创新将传统技艺代代相传。

石湾陶塑技艺发展至今,已形成包含 70 余种传统釉色及创新结晶釉的丰富体系。在技艺传承上,潘柏林以生肖陶艺作品打入国际艺术收藏市场,展现东方文化的独特魅力;黄志伟的“线塑”技法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他们用独特的表现技法让传统陶艺在现代审美中找到了新的落脚点。

石湾第一小学的“陶艺进课堂”实践,已经坚持了20年,不仅培养了钟汝荣等数十位国家级大师,更为无数孩子种下了艺术的种子。美陶湾引入青年陶艺家和文创从业者,他们运用社交媒体与电商平台,将石湾陶艺推广至全球市场。如美陶湾的“陶艺探索之旅”单个短视频播放量超亿次,为石湾陶艺赢得巨大关注。

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石湾陶艺拥有独特艺术风格与深厚文化底蕴,传承的关键在于让技艺在社会生产生活中持续流动。活态性传承成为了佛山陶瓷“文化破圈”第二重要素。

在运营模式上,政府投资总额超30亿元的美陶湾集聚区以南风古灶和大雾岗公园为核心,构建起文化+创意+跨界+时尚+体验的完整产业生态圈。其中,南风古灶片区以文化遗产资源活化利用以及文旅融合发展的模式,吸引了一大批中外文化工匠、非遗传承人、原创匠人入驻,目前已集聚10多个非遗项目、近500家文创产业企业,集旅游、观光、研习、购物于一体,吸引游客与陶艺爱好者来打卡。统计显示,2024年美陶湾片区游客突破260万大关,同比增长45%。

就在今年“五一”假期期间,柒号陶仓市集持续刷屏社交平台,游客穿梭于斑驳窑砖墙间,揉泥拉坯体验陶艺DIY,或是购买瓜果梨桃的陶瓷摆件。许多人直呼“一天下来非遗、美食、艺术全打卡!” 这种模式下,古窑不仅是历史遗迹,更是以可触摸的活态传承融入现代生活。

另一方面,数字技术也在改变石湾陶艺的传承生态。佛山建成全省首个数字陶瓷博物馆,在馆内增设了影视厅和三维互动体验屏,让馆藏珍品突破时空限制,实现全球共享。地铁二号线石湾站的数字博物馆则通过全息幻影成像、虚拟展馆、大型电子屏播放等方式让“高冷”的文物走进日常通勤场景,以动态影像呈现石湾陶艺的精湛细节,拉近传统技艺与大众的距离。

这种数字化转型不仅拓展了石湾陶艺的传播半径,更使传统技艺以更鲜活、更具互动性的姿态融入当代生活,吸引着年轻一代主动了解、学习并参与到石湾陶艺的传承中。

目前,美陶湾集聚各类文化场馆超40家,各级陶艺大师共计174位,其中国家级陶艺大师27位,各级非遗传承人26位、中青年艺术家超300位、各类文创设计人才近2万人。

在石湾这片土地上,传统与创新的碰撞从未停止。从龙窑烟火到数字孪生,从非遗大师的坚守突破到青年力量的多元探索,石湾陶艺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不断解锁传承与发展的新密码。

佛山陶用文化赋能打开全球市场

佛山陶的足迹,早已跨越国界。

在马来西亚吉隆坡陈氏书院,瓦脊交错、彩画斑斓。琉璃釉彩的仪仗、亭台楼阁,至今仍是东南亚华人宗祠的独特文化符号。

从唐宋开始,佛山石湾的陶器就沿“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日本、东南亚以至世界各地。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的陈氏书院,瓦脊纵横交错,彩画鲜艳夺目。那琉璃釉彩装点的仪仗、亭台楼阁,历经岁月洗礼,依然是东南亚华人宗祠中独特的文化标志。

清代屈大均的《广东新语》记载:“石湾多陶业,陶者亦必候其工而求之,其尊奉之一如冶,故石湾之陶遍二广,旁及海外之国,谚曰石湾缸瓦胜于天下。” 

不难看出,佛山陶在海外的影响力,最初是由其实用性和艺术性兼具的作品所奠定的。至今,东南亚各地屋檐瓦脊上仍完整保留着佛山制造的瓦脊和建筑饰品。这些都是佛山陶作为文化符号走向世界的体现。它们不仅是建筑构件,更是海外华人情感与文化的寄托。

另一方面,佛山作为中国现代建筑陶瓷工业的发源地,其陶瓷品牌的发展历程,是也是中国陶瓷走向全球的典型代表。

早在20世纪80年代,佛山便成为中国现代建筑陶瓷工业的策源地,开启了中国现代化大规模生产建筑、卫生陶瓷的先河,并创造了中国陶瓷产业多个“第一”的纪录:第一片彩釉砖、第一片抛光砖、第一片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第一片陶瓷洞石、第一片陶瓷薄板均诞生于此。在鼎盛时期,佛山陶瓷的市场份额占中国60%以上,产量一度达到世界总产量的30%。

如今,佛山依然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现代陶瓷工业中心,也是世界最大的建筑陶瓷生产基地、陶瓷品牌中心以及陶瓷出口中心之一,其生产的陶砖、卫浴、陶瓷建材、厨房用具等产品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

然而,近两年来,佛山陶瓷产业面临房地产周期性调整和建筑陶瓷产能过剩等挑战,导致出口量连年下滑。面对困境,佛山陶瓷企业并未退缩,而是积极寻求突破,以文化赋能为驱动,把创新性融合视作产业跃迁的“破圈密码”。

越来越多的国际陶艺家和设计师开始关注佛山陶瓷的传统技艺和文化内涵,并将其融入自身创作,促进了跨国界、跨文化的艺术交流与创新。例如,慕瓷瓷砖推出的 “香云纱系列”,将非遗面料与现代瓷砖完美融合,其价格甚至超越了不少意大利高端瓷砖。此外,“简一陶瓷” 的仿大理石瓷砖将高端大气的文化质感与自然之美融入工业生产,“金意陶” 的仿古砖则将儒雅、古朴的古典审美带入建筑设计,引领了建材复古的时尚潮流。

通过文化创意赋能产业,佛山企业不断推陈出新,跨界设立文化子公司和博物馆,突破传统模式,把陶瓷作为国际语言讲好文化故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贺龙的八路军臂章 转自:光明日报  【文物故事】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展柜中,陈列着一枚褪色的布质臂章。长9厘...
调和万彩,凝光影之诗 转自:光明日报    ①窗高海军    ②青春纪事·踏雪割豆(局部)刘孔喜    ③幽燕古道曹吉冈 ...
让婴幼儿家庭“放心托”“托得好... 转自:光明日报  近年来,我国先后推出单独两孩、全面两孩和三孩的生育政策调整,得到社会广泛关注。5月...
鼎铭春秋溯晋源 转自:光明日报    晋国博物馆藏晋侯稣鼎。晋国博物馆供图    晋国博物馆藏青铜器西周兔尊。本报记...
让博物馆成为世界读懂北疆文化的... 转自:内蒙古日报□本报记者  郑学良  通讯员  刘军  王璐  窑变釉胆瓶流淌的红仿佛叙述着景德镇...
增加新供给 释放新动能 转自:云南日报我省多措并举提振消费——增加新供给 释放新动能消费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满足人民群...
科左后旗筑牢绿色屏障持续释放生... 转自:内蒙古日报□本报记者  薛一群  5月11日,在通辽市科左后旗科尔沁沙地“双百万亩”综合治理工...
政企研共话内蒙古氢能产业发展 转自:内蒙古日报本报5月17日讯  (记者  方圆)5月16日,2025内蒙古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
“北京范儿”短视频大赛征集令   全体注意!北京喊你来当C位主角!甭管你是胡同名流还是国贸精英,是升旗仪式铁粉还是深夜食堂常客,举...
文化的“存储卡” 精神的“助... 转自:内蒙古日报□本报记者  冯雪玉  呼和浩特博物院特别策划“石启北疆·旧石器时代华章大窑遗址考古...
“政校行企”共筑文旅产教融合新... 转自:内蒙古日报本报包头5月17日电  (记者  孙柳  王智华  高辉)5月17日,内蒙古自治区第...
构筑科技创新高地 转自:内蒙古日报5月17日,在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的内蒙古自治区国家大学科技园内,内蒙古工业大学智能...
大型现代吕剧《长调悠悠》在山东... 转自:内蒙古日报本报兴安5月17日电  (记者 高敏娜  通讯员  娜荷芽)万马奔腾,长调悠悠。一位...
三地自强模范和助残先进同台宣讲   本报讯(记者 任珊)昨日,由京津冀全国自强模范、助残先进集体代表共5人组成的宣讲团在北京市残疾人...
高铁上的“移动博物馆” 转自:内蒙古日报5月16日,志愿者为旅客讲解历史文化知识。当日,内蒙古博物院开展了主题为“博物弘文·...
封锁持续 加沙地带食品医疗物资... 5月17日,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表示,自今年3月2日以色列实施封锁以来,加沙地带已有超...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丨20多年青...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银川5月17日电初夏的毛乌素沙地,黑沙蒿、花棒、沙柳等肆意生长,柠条迎着耀眼阳光...
王楚钦把自己当挑战者冲击者参赛... 【#王楚钦把自己当挑战者冲击者参赛# #王皓称备战多哈是近20年最困难一次#】《体坛零距离》中,国乒...
俄总统新闻秘书:普京和特朗普正...   当地时间5月17日,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俄罗斯总统普京和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在准备电话会谈。...
这700米有车坐了!中大医院就... 5月17日,恰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建院90周年之际,医院单循环B26路就医公交专线落地运营,实现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