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草原云
“叮!您有新的订单请查收。”5月17日清晨七点,外卖骑手小李的手机响起提示音。当他看到配送地址是包头市青山区锦林社区春光二区时,嘴角露出了笑容。这个曾经让骑手们“闻之色变”的老旧小区,如今在楼栋入口处张贴的彩色导航图指引下,配送时间比两个月前整整缩短了15分钟。
醒目的彩色导航图。(资料图)这样的改变源于青山区富强路街道党工委的暖心破题。针对辖区6个社区内36个老旧小区普遍存在的“找楼如迷宫、骑车进不去、歇脚没地方”三大痛点,街道党工委创新推出三项服务举措,让700余名骑手小哥从“城市候鸟”变身“治理先锋”,绘就出一幅基层治理新图景。
在富润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面贴满便利贴的“心愿碎碎念”墙记录着改变轨迹。“希望小区能有清晰导引”的蓝色便签旁,如今贴着红色导航地图实景照片;“配送车难进小区”的烦恼下方,整整齐齐摆着20把共享单车钥匙的照片。这些“微心愿”的落地,正是街道“红色蓄能站”带来的改变。
“心愿碎碎念”墙。(资料图)“以前进老小区就像走八卦阵,现在有了‘法宝’。”顺丰快递员王师傅展示手机里珍藏的电子版导航地图。这份由街道联合专业测绘公司制作的动态地图,不仅标注了每个楼栋的立体方位,还用不同颜色区分单元入口。数据显示,精准导航服务推行三个月来,骑手平均日接单量提升23%,配送投诉率下降62%。
20多辆经过翻新的自行车组成的“共享驿站”成为独特风景线。(资料图)夜幕降临,富润社区“红色蓄能站”依然灯火通明。刚送完最后一单的饿了么骑手小陈正在心愿墙上留言:“建议增加电动车换电柜”。这个24小时不打烊的驿站,不仅配备智能充电桩、微波炉等设施,还设置了“解忧角”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令人惊喜的是,骑手们在享受服务的同时,也化身“移动探头”参与治理,上报飞线充电等多处隐患,同时还协助调解邻里纠纷多起。
环卫工人歇歇脚。(资料图)“我们要让每个为城市奔跑的人都能找到归属感。”富强路街道党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青山区富强路街道党工委以“小切口”服务“大民生”,通过“组织搭台、群体参与”的协同模式,将新兴领域群体紧密吸附到基层治理“磁盘”中,实现服务与治理“双向奔赴”,这种“以服务换服务”的良性循环,正在为基层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动能”。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蔡冬梅
新闻编辑:赵敏
下一篇:恶意造谣刘国梁,2人被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