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三级调研员刘为一被选派到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突泉县五三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心思细腻的刘为一上任前就想好了,做好驻村工作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当地的情况。因此,他到岗后就认真地走村访户、细细查访,用了3个月的时间把五三村的情况摸了个透。“只有了解群众真的需要什么,我才能精准高效地去做什么。”刘为一说。
落实政策,让百姓真正得实惠
一番查实情问民意之后,刘为一决定从群众关注的村容村貌和提升收入着手。他通过争取公益性岗位、庭院经济和兜底保障等优惠政策支持,帮助村卫生室购置7套医疗设备,方便村民就近就医,并定期为脱贫户、监测户免费体检;争取北京市燕山星辰街道资金帮扶困难家庭学生,有效带动志智双扶;设立村级保洁员机制,保证卫生条件;开展污水治理,全方位改造人居环境。
刘为一在村卫生室查看中国气象局捐赠的设备使用情况。王莹莹 摄影喜得实惠、尝到甜头的村民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善于思考的刘为一又开始了下一步行动。他看准当地紫皮蒜这一特色作物,利用中国气象局援建的测土配肥实验室为蒜农进行土壤检测,4个品种紫皮蒜在五三村试验播种成功;并邀请专家指导蒜农科学种植提高产量。如今,五三村种蒜农户超百户,户均增收可达1万元。
“刘书记不仅把好政策带到村里,还给俺们找销售渠道。”五三村村民许贺春说。在刘为一的带领下,五三村注册了农产品品牌“春州五三”,开设了五三村的淘宝网店;还在中国气象局支持下建设了农产品包装车间,为五三村村民提供了便捷的农产品加工包装和销售全链条服务基础。
刘为一入户走访脱贫户李国军家。贾玉婷 摄影此外,他还积极争取帮扶资金购置了一台植保无人机,并培训两名无人机飞手,为农户提供农药化肥喷洒服务。自刘为一驻村以来,五三村脱贫户27户、监测户6户实现稳定增收,全村常住人口无规模致贫返贫风险。
以歌记录,乡村旧貌换新颜
乡村精神生活与物质的充盈同样重要。热爱文艺、喜爱唱歌的刘为一刚来到五三村,就喜欢上这片土地。
每逢传统节日,他都会组织参与丰富的文体活动,包粽子大赛、乌兰牧骑下乡演出等已成为五三村特色,与村民共同创作的村歌《五三人》成为每次活动的必演曲目。
刘为一在整理乡村振兴档案。邵天华 摄影在中国气象局帮扶突泉十周年之际,他还与当地的干部群众共同创作了《突泉新气象》,宣传帮扶成效,歌曲被发表在了学习强国平台上。
五三村的一砖一瓦,早已铭刻于这个年轻书记心中。驻村二年,刘为一与村民、志愿者们共同将道路两旁的墙体利用了起来,绘制了文化墙绘,宣传民族团结和气象科普知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外,他还组织为草原书屋捐赠图书1800余本,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在中国气象局的支持下,刘为一积极参与组织突泉县青少年气象科普夏令营,五三村的孩子来到首都北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科普教育。
科技帮扶,发挥气象帮扶特色
如何发挥气象智慧,让气象帮扶特色彰显也成为刘为一思考的问题。
全国首个智能气象节水灌溉示范区落户五三村后,他积极向村民普及推广,协调气象专家到村开展技术培训,指导村民如何降本增产;为突泉县第十七期青年干部培训班授课介绍风云气象卫星,并推动“风云地球”突泉版增加生态环境模块,支持地方生态文明建设;此外,他还推动在突泉机场建设自动气象站,为航空气象服务提供支撑;申报科技创新发展专项“内蒙古突泉县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种植区影响分析研究”,基于科学分析对突泉农作物种植区域给出合理化建议……
刘为一到脱贫户王学彬家走访,详细了解她家在脱贫后的生活情况。邵天华 摄影刘为一为五三村做的桩桩件件“小事儿”换来了村民的信任和尊重。中国气象局定点帮扶突泉县已过去12年,正是因为有刘为一和其他帮扶干部的共同努力,才让突泉县乡村之路更加平坦,百姓更加安居乐业。
(作者:贾辰 责任编辑:蒋芷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