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肖某被其妻子举报违反生活纪律、医德医风等问题,引发社会关注。国家卫生健康委调查组15日通报关于肖某引发舆情事件调查处置进展情况。该事件暴露出少数医务人员医德私德的失守。国家卫健委及时介入,对违规违纪违法等问题严肃追责问责,释放出对医德医风问题零容忍的信号。各地各部门要汲取教训,一以贯之抓好医德医风建设。
重视医德医风。医疗卫生事业作为民生之基,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医德医风,是医疗卫生事业的灵魂,是衡量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尺,更是廉洁医院建设的基石。医德医风建设不仅是医务工作者个人修养的体现,更是践行党的宗旨、维护群众利益的必然要求。德之不修,行之不远。医德滑坡、医风不正,患者利益难以保障。广大医务人员要始终坚守职业道德和职业准则,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自觉践行医德医风,把医德医风作为一面镜子,映照自己的言行举止,映照自己的为民初心。近年来,各地在廉洁医院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有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不容忽视。肖某引发的舆情事件,严重损害医疗行业的形象,侵蚀群众对医务工作者的信任。各地要以刮骨疗毒的决心、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整治各种顽瘴痼疾,以实际行动重塑行业新风正气。
抓实医德医风。医德医风建设,既要严格各类规章制度,让制度长牙,释放底线红线的约束力和威慑力,也要守正创新,创新工作机制,推动医德医风建设入心见行、常抓抓长,让医德医风成为每一位医务工作者的自觉追求。各地各部门要将思想道德建设融入干部职工教育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把职业精神教育作为核心素养常抓不懈。要结合实际,开展“医德大讲堂”,打造“医德文化长廊”,举办“医德之星”评选活动,让医德医风建设既有“烟火气”,又有“生命力”。一些地方通过创新探索“三问三评”,推动医务工作者自我净化、自我提升,起到了成风化俗的作用。通过“问医德医风、个人自评;问现实表现、职工互评;问使命担当、组织考评”的形式,让医德医风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落地生根。通过引入“患者评价”机制、“智能监督”模式、“医德积分制”等创新举措,推动医德医风建设更加科学、精准、高效。
筑牢医德医风。医德医风建设是一场“持久战”。各地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以钉钉子的精神打好思想基础、制度基础、监督基础,确保医德医风建设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从思想上凝心铸魂。把医德教育纳入新入职培训、继续教育等环节,让每一位医务人员从入行之初就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从制度上明确边界。优化医德考评机制,探索建立医德考评档案制度,将服务行为监管、医疗质量监管与医德考评贯通起来,推动医务人员从“他律”向“自律”转变。从监督上传导压力。要综合运用明察暗访、专项检查、群众举报等方式,对医德医风问题“零容忍”。对违反医德规范、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以铁的纪律维护医疗行业的清风正气。从导向上正向激励。将考评结果与选拔任用、晋职晋级、岗位聘用、评先评优、薪酬待遇等结合起来,树立鲜明导向,让医德医风成为医者的“通行证”。(张闲语)
上一篇:多维突破“碳”新路
下一篇:关于对拟任干部进行公示的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