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劳动午报
我发现自己每天的工作都好混乱,总是被一些不相关的事情打扰,一会儿刚入职的新员工发来消息问问题,一会儿资深同事过来要各种资料,不知不觉一下午过去了,自己好像干了很多活,但计划内的工作却没有一点进展,这令我十分焦虑,我该如何摆脱“忙而低效”的状态?
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师解答:
帮助同事是团队合作的一部分,也有助于我们建立良好的职场关系。但如果没有边界感,一味接受所有请求,就容易让自己陷入低效和疲惫的循环。而我们之所以会经常遇到这类烦恼,可能有以下三个原因。
缺少工作规划。对工作没有清晰的优先级意识,所以让其他临时事务有机会不断插入,最终导致我们的核心任务被一再拖延,进而陷入“忙而低效”的状态,出现忙得脚不沾地,工作进度却迟迟无法推进的现象。
不懂适当拒绝。在职场中,我们常常觉得帮助同事是自己的责任,甚至会害怕拒绝会影响人际关系。但如果事事都答应,不仅会增加自己的工作负担,还可能让自己感到疲惫甚至委屈,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
专注力受损。我们都知道工作需要专注,每一次被打断,都需要花费一段时间来重新找回状态。如果频繁被打断,不仅拉长我们任务完成的时间,还可能让我们工作完成的质量受损,出现“越忙越乱、越乱越累”的状态。
专家建议:
团队协作和个人高效并不矛盾,关键在于学会合理维护自己的工作节奏,设定清晰的边界,这样既能保证自己的工作推进,又能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他人支持,形成更健康的职场互动。我们可以尝试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改变。
检查职场边界,明确优先级。我们的职场边界感往往是随着时间、经历和职业发展而变化的,需要及时检查、重新设定。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问题来定期评估和调整它:哪些边界是我一定要坚持,不能妥协的?哪些边界是灵活的,某些情况下我愿意妥协?坚持自己的边界,让我感觉更好了吗?当我为此拒绝他人的要求时,会感觉很糟糕吗?我在哪些情况下容易放弃自己的边界……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职场边界感,并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来保持清晰的职场边界。
练习克制“负罪感”,学会拒绝。维护自己的职场边界需要我们关注自己的内心需求,学会在自我关怀的基础上,再去满足他人需求。如果你发现自己可能因为坚持自己的边界而拒绝别人时,感到内疚、不安或焦虑。那么,不妨给自己一些思考的时间,问问自己的感受:这件事真的非我不可吗?如果答应,会影响我当天的核心工作吗?我能否提供替代方案……有时候,拒绝不一定意味着完全拒绝,而是可以用“延迟响应”或“提供指引”的方式,比如:“我现在正在处理紧急任务,下午三点后可以再聊。”或者“这个问题可以先看看公司资料库,里面有详细解答。”
设定“专注时间”,减少干扰。为了避免频繁被打断,我们可以在工作中设定固定的“专注时间”,比如每天上午9:00至11:00是处理核心任务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可以关闭消息通知,或在工作聊天软件设定“忙碌中,稍后回复”的状态,亦或在工位上放一个标识,示意自己正在专注工作。还可以记录“干扰点”,优化工作方式。例如,你可以在一周内记录自己被打断的次数和原因,分析这些干扰是否有规律。比如,是否有特定的同事总是在同一时间找你?是否有一些重复性的问题可以通过整理常见问题或文档来解决?找到“干扰点”后,你就可以主动优化沟通方式,减少低效的时间消耗。
学会设定边界、优化专注时间,并合理安排任务,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还能让我们在团队合作中更加游刃有余,实现高效与协作的平衡。
□本报记者 张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