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播”为乡村振兴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机遇,充分利用好这一新兴力量,多方持续发力,就一定能让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
主播正在进行直播带货(5月10日摄)。新华网 刘起摄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曹灿辉
红河金平的水果、苗族刺绣,文山麻栗坡的腊肉、深山茶叶……借助一部小小的手机,村民们化身“村播”,打破地域壁垒,让深藏大山深处的“乡货”摇身一变成为畅销全国的“香饽饽”。在云南红土高原上,一场悄然而至的变革,正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力。
“村播”开辟了农产品销售新渠道,有效破解农产品 “卖难”问题,极大拓宽农民增收途径。同时,“村播”吸引众多年轻人返乡创业,为乡村注入新鲜血液,缓解人才流失困境。这些年轻“村播”带回先进理念与技术,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此外,“村播”还促进乡村文化传播,苗族刺绣、民族服饰等承载民族记忆的文化产品,借助直播走向更广阔天地,提升了乡村文化影响力。
《“十四五” 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提升乡村对人才的吸引力和承载力。在此背景下,“村播”作为新型人才代表,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云南出台《云南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鼓励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综合加工配送中心、产地集中配送中心和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体系建设,扶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健全农产品销售公共服务平台,为云南“村播”发展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村播”映彩云,振兴正当时。让 “村播” 在云南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助力乡村振兴迈向新高度,还需因地制宜,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实用性举措。一方面,深挖特色资源,打造 “村播” 爆品。云南四季如春的气候孕育了普洱茶、鲜花饼、野生菌等特色农产品,以及傣锦、银器等民族手工艺品。当地可围绕这些特色产品,结合民族文化故事,设计富有地域特色的产品包装和宣传语。例如,以“茶马古道” 历史为背景讲述普洱茶故事,赋予产品文化内涵,增强吸引力。同时,利用云南丰富的旅游资源,推出“直播 + 旅游” 模式,主播带领观众“云游”丽江古城、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等景点,带动旅游产品销售。
另一方面,培育本土主播,建设专业团队。依托云南各地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开设“村播”专项课程,邀请行业专家、优秀主播授课,培养既懂直播运营,又熟悉本土文化的“新农人”主播。鼓励返乡青年、大学生投身“村播”事业,政府提供创业补贴和设备支持。此外,组建涵盖产品研发、内容策划、售后服务等专业人员的运营团队,为“村播” 提供全方位保障。
此外,强化宣传推广,拓宽销售渠道也至关重要。利用抖音、快手等主流短视频平台,打造“七彩云南村播”话题,定期举办直播带货大赛,吸引流量关注。与头部主播合作,邀请他们到云南实地直播,借助其影响力提升云南 “村播” 知名度。积极对接电商平台,搭建云南特色产品专区,拓展销售路径。
“村播”为乡村振兴带来新希望与机遇,充分利用这一新兴力量,多方协同发力,定能让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