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质的创新与工艺的突破往往引领美学与技术的新潮流。RICHARD MILLE理查米尔,这个以先锋理念著称的品牌,从首次将蓝宝石水晶切割成表壳,到如今全新RM 75-01浮动陀飞轮蓝宝石水晶腕表的诞生,其以光为刃,破开材质的美学边界,为机械艺术开辟全新维度。
理查米尔RM 75-01浮动陀飞轮蓝宝石水晶腕表
■ 蓝宝石水晶的极限挑战
蓝宝石水晶作为氧化铝单晶材质,以抗刮擦性极强的特性取代了亚克力和矿物玻璃,作为腕表表镜的通用材质走过了半个世纪,直到理查米尔强悍地将其从“配角”推至舞台中央,为蓝宝石水晶材质的演进揭开了崭新的篇章。
2008年,理查米尔在RM 018中将机芯底板首次换成了蓝宝石水晶材质,结合机芯轮组中青金石、虎眼石等半宝石的应用,以通透的设计清晰展现了品牌对于机械美学的探索。此次技术的创新推动了蓝宝石水晶在理查米尔制表上的拓展。
2012年,理查米尔发布RM 056蓝宝石水晶陀飞轮双秒追针计时码表,将蓝宝石水晶首次从表镜演变为表壳,令机芯从“隐藏的机械心脏”转变为腕表视觉的主体,革新了人们对材质的认知,成为复杂功能腕表领域的里程碑,制表业由此掀起颠覆传统材质的创Hehson潮。
RM 056的蓝宝石水晶表壳由表圈、中层表壳、底盖组成,在加工精度上要求极高,需从数十斤蓝宝石水晶原石中切割、抛光而成。由于蓝宝石水晶的硬度达到莫氏9级(2000维氏),仅次于钻石,抗刮擦性远超传统金属材质,但脆性高,加工难度亦非比寻常,需要应用全新的加工技术。每个表壳都历经超过1000小时的精密铣削和抛光工序,并需借助超声波抛光和CNC数控机床技术,以避免碎裂。其中三分之一工序时间用于抛光,而理查米尔标志性的表壳曲面与立柱结构设计,令抛光工序更是难上加难。
RM 056的机芯底板、发条盒、陀飞轮夹板也是采用蓝宝石水晶制作,取代传统金属材质,令机芯如悬浮于腕表之内,蓝宝石水晶的透光性使机芯的镂空工艺与动态机械美学得以最大化展现。RM 056成为高端复杂功能腕表的设计标杆,不仅启发了蓝宝石水晶在RM 56-01、RM 56-02中机芯设计的应用,提升了其机械美学的表现力,更引领制表业在材质上的拓新与技术升级。
然而追求极致的理查米尔对蓝宝石水晶的技术开发并未止步,2015年品牌推出RM 07-02粉红蓝宝石水晶女装腕表,随后又不断衍生出绿色、蓝色、淡紫色等彩色蓝宝石水晶腕表新作。而彩色蓝宝石水晶的制作工艺比透明蓝宝石水晶更为复杂,需要在晶体结构中融入金属氧化物,并精准控制温度与生长速度,丝毫偏差皆可能导致色泽不均或气泡生成,每一次全新色彩的开发都需要经历无数次试验,直到最终达成理想的目标。
与此同时,理查米尔还攻克了在蓝宝石水晶表壳上镶嵌钻石与宝石的难关,由于蓝宝石水晶的高硬度,理查米尔采用激光精准钻孔,配合手工抛光金质镶爪,将钻石逐一嵌入,确保牢固性与视觉对称性。
2012年 理查米尔推出RM 056 FELIPE MASSA蓝宝石陀飞轮双秒追针竞赛计时码表,首次采用整块蓝宝石打造表壳,限量发布5枚。
2013年 RM 56-01蓝宝石水晶腕表,使用蓝宝石水晶打造表壳、机芯底板、中央桥板、第三轮。2013年推出,限量发布5枚。
2015年 RM 56-02 蓝宝石水晶陀飞轮腕表,进一步添加全新设计的蓝宝石水晶发条盒桥板及陀飞轮桥板。 2015年推出,限量发布10枚。
2015年 理查米尔在女士腕表系列中率先推出RM 07-02粉红蓝宝石腕表,首次呈现彩色蓝宝石作品。随后又推出了RM 07-02其他彩色蓝宝石版本,并开始尝试于表壳镶嵌宝石。
2024年 RM 07-02蓝宝石自动上链腕表,2024年发布,共四种款式,每款限量发售7枚。
■ 减法艺术塑造“空中芭蕾”
2025年,全新RM 75-01浮动陀飞轮蓝宝石水晶腕表问世,理查米尔再次以先锋理念打破材质、机械与美学的传统边界,以蓝宝石水晶的通透性展开画布,运用哥特建筑的力学智慧为笔触,以海洋的流动诗意为色彩,构建了一部“悬浮的机械交响曲”。
RM 75-01机芯摒弃传统上桥板,通过钛合金底板直接承载陀飞轮与发条盒,使其看似“悬浮”于透明蓝宝石水晶表壳内。这一设计不仅强化了机芯的镂空视觉效果,更通过减少冗余结构提升抗震性,陀飞轮框架无桥板支撑的设计,使其在运行时呈现轻盈的“芭蕾舞姿”。
机芯底板采用五级钛合金打造,以“金属蕾丝”般的纤薄结构承载渐开线齿轮系统,既确保机械稳定性,抗冲击、耐腐蚀;又通过多层三角结构优化能量传递效率;钛合金表面覆以5N金PVD涂层,兼具美学与功能性,又赋予机芯温暖的光泽。
发条盒每5.2小时旋转一周,显著减少主发条粘连现象,搭配渐进反弹功能棘爪,提升能量传输效率(动力储备约65小时)。无游丝摆轮取消传统快慢针,通过摆轮上的4颗可调砝码精准调节惯性,增强抗震性能与走时稳定性。渐开线齿轮的20度压力角设计优化力矩传输,减少啮合偏差,从而大幅度提升机芯性能。
以“减法”为核心机芯设计,通过无桥板结构、钛合金轻量化与多层三角力学布局,实现“极简中的复杂”,这一理念与哥特建筑“从重力中解放”的技术逻辑异曲同工。
■ 海洋与哥特建筑的二元对话
RM 75-01的灵感源自于海洋的澄澈透明与哥特建筑的磅礴气韵。蓝宝石水晶表壳的曲线如海浪般流动,透明蓝宝石表壳模拟波光粼粼的海面,海蓝宝石色橡胶表带隐喻海底幽谧;淡紫色款呼应南太平洋的暮色,蔚蓝色款则象征深海的斑斓。其中粉色与蓝色蓝宝石水晶表底的精彩运用,将雕塑般迷人的“悬浮”机芯衬托得更为空灵。
而Super-LumiNova夜光材质与镂空机芯结合,在暗光环境下形成动态光影,模拟海洋生物的荧光效果,将佩戴体验转化为一场沉浸式的深海之旅。
海洋柔情与历史建筑的二元设计在RM 75-01和谐共生,哥特建筑的结构贯穿于机芯、表壳与装饰细节之中。表圈设计灵感源自哥特式肋拱,微喷红金框架与钛合金立柱形成虚实对比,复刻了哥特教堂的飞扶壁力学原理;中层表壳的弧形线条与分针桥板的穿透式设计,仿佛哥特建筑追求的垂直张力;时标线条与发条盒轮廓的几何呼应,强化整体和谐;机芯的镂空布局如同教堂的彩色玻璃窗,通过通透性消解机械的厚重感,转化为空灵的视觉雕塑。
RM 75-01浮动陀飞轮蓝宝石水晶腕表不仅是蓝宝石水晶技术的巅峰之作,更以“悬浮”机芯的力学创新,与海洋、哥特二元美学的深度对话,展现了理查米尔对材质科学、机械工程与人文艺术的极致探索,令人们更深刻地理解了理查米尔的先锋制表理念——以科技重塑传统,以艺术解构功能,在腕间构筑一座微型的机械圣殿。 文/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