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烨捷)日前,上海交通大学正式宣布成立低空科学技术研究院(低空经济产业技术研究院),两个研究院采取“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方式运行,将聚集关键科学技术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政策法规建立健全、产业发展创新推进,打造面向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高质量交叉融合平台和面向低空科学技术创新的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
研究院揭牌仪式现场。上海交大供图研究院揭牌仪式现场,上海市长宁区、上海市经信委、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发布“低空经济产学研协同创新孵化计划”,该计划将以“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为核心,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学科群交叉优势,构建“赛-研-产”三阶跃迁模式,推动“技术研发-装备制造-场景验证-产业孵化-标准输出”全链条发展,打造覆盖低空经济全生命周期的创新生态。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注意到,近年来“低空经济”概念大火,成为不少城市和高校的“必争高地”。上海就发布了《上海市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该方案明确提出,要建成全国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引领区,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天空之城”。
2024年12月底,教育部官方网站公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6所高校申请增设“低空技术与工程”新专业。几天后,国家发展改革委成立低空经济发展司。
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版中国上海低空经济产业“十五五”规划研究报告》显示,未来几年,中国低空经济产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特别是在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低空经济产业的规划与发展更是备受瞩目。当前,无人机、通用航空器等低空经济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低空经济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而随着消费升级和新兴业态的兴起,低空经济领域的需求日益增长。特别是在物流运输、农业植保、低空旅游等领域,低空经济展现出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上海交大此前在低空科技领域已有所动作。成立仪式现场,该校同步公布了低空科研成就,遴选展出37项成果,覆盖智能空管、飞行器设计与控制、探测感知、通信导航、机械制造、能源动力、材料与结构、应急管理、标准编制等领域。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上一篇:从黑灯工厂到零碳先锋:一度电背后的国企转型“新”实践
下一篇:今日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