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笛
《草原牧医》入选了2024年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乡村振兴主题”重点作品扶持。小说一开始就是母牛难产的现场,主人公林雪君通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兽医临床技能,化险为夷。整部小说情节非常紧凑,故事情节的推进正是主人公解决草原动物层出不穷的各种急难杂症,作者用生动的笔触写了一部畜牧业的行业文。
这明明是一部具备了现实行业题材诸多要素的小说,却在主人公的设定上加入了穿越元素,为什么非要在现实题材质感的小说中加入穿越,到底有什么样的价值和意义?
穿越之前,主人公是新世纪农业畜牧专业的研究生,只言片语但也透露出大城市兽医行业的边缘性,由此导致了主人公个人价值感的失落。而穿越之后的林雪君却在20世纪60年代祖国边疆的草原上,找到了英雄的用武之地。
上个世纪落后的边疆草原,人和动物的生存都非常艰难,林雪君凭借穿越带来的先进农业畜牧业知识,实实在在地解决了牧民们遇到的问题,获得了他们的信任和拥护。小说借用人物的话道出:“渴望被认可的人,想要实现自我的人,得到了这么多殷切的倾听者。”作为兽医的个人价值得到了实现。
主人公穿越后遇到了年轻时期的专业泰斗们,而她凭借自己后世的信息差,反而能够将全球性的发展态势、国内的行业发展知识和技术带给这个时空的人,她点拨了专家学者的研究方向,加快了整个行业的发展进度。这是她社会价值的实现。因为小说表达出了中国知识分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她要的不仅仅是实现自己的人生,还要通过先进的农业畜牧业知识和技术来改善普通百姓的生活、提速国家行业发展进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小说是知识分子穿越文,描写知识分子穿越后如何过好这一生。
小说前半部分主要解决的是当下的生存困境,作为大城市的知青在艰苦的边疆,如何获得生活和生产资料,主人公通过兽医的专业技术获得了牧民们的各种物资交换,也获得了生产队的酬劳。因为时代背景的特殊性,小说花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草原的一日三餐,将各种食物的生长、储存、烹饪写得烟火气十足。小说的后半部分则是对人物命运前途的规划。除了她的专业技术,小说还设置了另外一条线索,即林雪君写文章投稿出版。书籍是那个年代最有效的传播途径。小说中提到像行业内造福百姓的知识分子严志祥“他的名字已被祖国大地上无数同胞,以不同的腔调念颂——它被人民安置在方寸之间,无需尘扫,时时记挂。”青史留名大概是知识分子最高级别的赞许了。
小说主体充满现实色彩,但也有许多浪漫主义的遐想,比如对林雪君人物的塑造,通过她不断驯养各种动物,狼、猫头鹰、驯鹿都成了她的伙伴和战友,她的出场就像一个草原神女,充满了神话或者说武侠色彩。一个在草原世界中能解决所有问题的侠女,或许也是这部小说的爽感所在。牧民们赞叹她有着高山一样的口碑,像太阳也像月亮。文学创作“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得到具象化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