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用车企业在海外的布局已初步取得成效,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拥有领先优势,具备全球性的竞争力,未来出口成长空间广阔。
5月16日,市场早盘震荡分化,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板块方面,PEEK材料、可控核聚变、机器人、成飞概念等板块涨幅居前,美容护理、保险、物流、农业等板块跌幅居前。ETF方面, 国泰中证800汽车与零部件ETF(516110)半日涨1.46%,成分股中,万向钱潮(000559.SZ)、均胜电子(600699.SH)涨停,德赛西威(002920.SZ)涨3.58%。
消息面上,5月15日,全国最大光伏能源+LNG双燃料汽车运输船,在广州南沙正式命名为“远海口”轮,并交付首航。该船满载来自中国品牌生产的车辆,其中九成以上为新能源汽车,驶向希腊、土耳其、意大利、突尼斯等国家。数据显示,2025年前4个月,中国汽车产销首次突破10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超64万辆,同比增长52.6%。
中信证券认为出海是2025年汽车行业最为明确的产业趋势之一,将为汽车行业提供业绩和估值的双重驱动。预计2025年汽车出海销量有望达到675万辆,同比增长15.3%,延续高景气态势。中国商用车企业在海外的布局已初步取得成效,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拥有领先优势,具备全球性的竞争力,未来出口成长空间广阔。
此外,根据IDC数据,随着消费者对汽车智能化的接受度逐渐提升,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出货量将由2021年的1370万辆增长至2025年的2490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6.1%。
银河证券认为,2025年一季度受以旧换新补贴延续政策驱动,汽车市场销量高增长,叠加年初以来机器人行情火热,汽车板块超额收益明显。2025年一季度基金(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重仓持股中汽车股票投资市值占比为3.47%,同比增长1.3%;公募基金资金继续增配汽车板块,持仓占比已连续五个季度实现环比增长,续创历史新高,多数头部整车企业获资金青睐。展望2025年二季度,上海车展自主品牌多款新能源新品亮相,市场迎来一轮密集新品供应期,有望驱动消费者购车热情的继续提升,推动消费者购车需求释放,汽车市场高景气有望延续,板块仍具备良好的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