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2025年是中国与南非建交27周年。近日,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环球网联合主办,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中国驻南非共和国大使馆支持的“中南筑路·好望通途”短视频大赛暨第七届“一带一路”百国印记短视频大赛南非分赛区正式启动。
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中南两国友好关系不断深入,团结协作更加紧密,经贸合作广结硕果,人文合作异彩纷呈,中南新时代全方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朝更高质量、更广领域、更深层次迈进。本次大赛邀请来自全球的中南友谊故事及“一带一路”合作项目的见证者、建设者、讲述者共同参与,通过镜头语言展现“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南经贸互通、文化互鉴的丰硕成果,以短视频为媒搭建跨国民心相通的数字桥梁。
目前大赛已进入作品征集阶段,参赛者可以以机构或个人名义参与。评审专家将从视觉效果、情感传达、观点陈述等角度对参赛作品进行综合评选。大赛将评选出“丝路同心”“文化交融”“绿色创新”等奖项。获奖个人和单位将获得大赛组委会颁发的证书。
“中南筑路·好望通途”短视频大赛暨第七届“一带一路”百国印记短视频大赛南非分赛区参赛方式
一、参赛对象
来自全球的中国-南非友谊故事及中国-南非“一带一路”合作项目的见证者、建设者、讲述者。
二、参赛语言
中文、英文
三、活动日程
作品征集:即日起至2025年7月13日
专家评审:2025年7月16日至7月31日
赛果公布:2025年8月
(注:以上均为北京时间)
四、奖项设置
大赛设置“丝路同心”“文化交融”“绿色创新”等奖项,分别以双方产业合作、文化交流、绿色发展等为主题进行评选。
五、作品要求
(一)主题要求
参赛作品以中南两国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下的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发展、友好往来、互联互通、成果总结、未来展望等内容为主题,以多元视角、真实影像、生动话语讲述中南两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共迎发展机遇的故事。
(二)视频要求
1.视频须具备完整的图像、声音、字幕,视频时长不超过4分钟,文件格式不低于1280*720,格式为MOV/MP4,横屏拍摄效果更佳。
2.优秀作品将于赛后公开展播,请勿添加水印、角标、台标等标识,请勿插入商业广告,以免影响传播。
3.视频为全中文旁白、对话、解说的作品须添加中英文字幕;视频为多语种旁白、对话、解说的作品须添加中英字幕,汉字使用应规范、准确。
六、申报方式
(一)提交报名信息
请各参赛方于征集期间在指定网盘链接领取报名表,填写完成后与视频原片一同发送至指定邮箱:shortvideo@huanqiu.com。邮件主题命名形式为“南非赛区+作品名称+参赛者署名”。邮件内需写明联系人姓名、国籍、工作/学习单位、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信息。
报名表下载链接:
1.国内下载(百度网盘):
https://pan.baidu.com/s/19aThipwxyXMemrDrn3wVPQ?pwd=s67g
提取码: s67g
2.海外下载(谷歌云储存):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2CEL9TaezUgXULZm5eDDiBdRgXYP7o-2?usp=sharing
(二)上传社交平台
鼓励参赛者带话题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作品。
国内:添加 #百国印记# #中南筑路·好望通途#标签上传快手、抖音、B站等平台。
海外:添加#WorldKaleidoscope #HandinHandSouthAfrica
标签上传Facebook、X、YouTube、Kwai、TikTok等平台。
七、评审方式及标准
1.主办方将对参赛作品进行初步筛选,选取符合大赛主题和参赛要求的作品进入专家评审环节。
2.不同领域的专家评审将基于专业视角,从视觉效果,情感传达,观点陈述等角度为作品评分,并结合奖项的内核和视频在国内外平台的互动表现,最终评选出与大赛主题相契、与奖项内核相符的作品。
3.获奖者将获得大赛组委会颁发的证书。
八、注意事项
请参赛者在参赛前知悉并遵守以下注意事项,共同维护大赛秩序。
1.每个作品可以选择一个拟角逐奖项,作为大赛评选时的参考信息。组委会将在评选标准基础上,根据作品内容与奖项的匹配程度等方面对作品进行综合评估(详见申报表——奖项类别)。
2.往届参赛作品将不再纳入本次大赛的作品评选范畴,请勿重复投递。
3.参赛作品应符合大赛主题,传递社会正能量,不得涉及色情、暴力、宗教与种族及地域歧视等存在争议的内容。
4.参赛者应确认拥有其参赛作品的完整著作权,主办方不承担因参赛作品自身涉及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商标权等纠纷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及相关损失。
5.参赛者须注意视频作品中的字体知识产权、音乐版权、视频素材版权等,一旦被发现有侵权行为,活动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参赛、评奖资格。因参赛作品涉嫌侵权导致主办方被起诉,最终侵权责任应由参赛者承担。
6.参赛者的投稿行为视为参赛者无偿将作品的复制权和网络传播权授予主办方。主办方有权将参赛作品作为本活动相关的传播素材使用于公开且非营利性质的传播活动中。
7.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视频作品需在尊重和遵循相关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背景下使用AI技术创作,遵守AI工具服务商的用户协议,不违反AI工具服务商就AI生成作品的使用要求和相关约定。参赛者知悉使用AI工具创作存在侵犯他人合法权利的法律风险。参赛者提交作品前应自行确保其通过AI工具创作的作品不侵犯任何第三方的肖像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合法权益,否则,相关责任和风险由参赛者承担。
8.活动组委会拥有大赛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