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榕城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无数人怀揣着梦想,用奋斗书写着精彩篇章。他们或许是清晨便忙碌在街头巷尾的商贩,为了生活的富足而不懈打拼;或许是夜晚仍在办公室加班的白领,为了事业的突破而夜以继日。无论是在工厂车间里挥洒汗水的工人,还是在三尺讲台上默默奉献的教师,亦或是在科研一线攻克难题的学者,他们都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在榕城的各个角落演绎着属于自己的逐梦故事,共同绘就了榕城繁荣发展的壮丽画卷。
今年福州市10人获评全国劳模、先进工作者,其中“新福州人”占7个——
逐梦榕城 他们用奋斗书写精彩
今年“五一”前夕,2025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工作者赴京接受表彰。福州市获表彰的6位全国劳动模范和4位全国先进工作者中,有7位是“新福州人”,创下同一届全国劳模福州籍以外者占比新高,成为福州“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城市精神的时代新注脚,更折射出福州引才育才、创新创造的澎湃活力。7位异乡奋斗者如何扎根榕城书写各自的精彩?记者近日进行了采访。
图为福州获表彰的10位全国劳模和全国先进工作者,其中有7位“新福州人”。(市总工会供图)
破壁引才筑新巢
近年来,福州聚焦人才规划顶层设计,在落户政策、住房补贴、产业链配套等方面推出一系列破壁引才措施。筑巢方能引凤来,刘小龙和寇光武就是杰出代表。
刘小龙在四川成长、陕西求学,曾在国外多所知名大学从事肿瘤分子机制研究。2013年,已是博士后的他选择来榕,成为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最年轻的学科带头人。他创建省内首家基础与临床一体化贯通的肝癌研究中心,短短十年间,带领团队在肝癌筛查、早期预警、免疫治疗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其中,终末期肝癌病人无进展生存期平均延长6个月。并显著提升生存质量,是他的团队为患者带来的重要福音之一。
“福州的产业环境与科研需求高度契合,我要将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与临床诊疗深度融合,推动传统医院向智慧医疗转型。”刘小龙信心满满地说。
寇光武来自山东,他见证了全球化工巨头的产业变迁。2019年,这位跨国企业高管来到福州,主导建设万华福建产业园。“福州的港口优势和产业链配套,让我们仅用四年就形成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产业链集群。作为龙头产业链的‘链长’,我们计划用三年带动上下游企业超百家,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为福州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异乡逐梦成翘楚
有这样几位“新福州人”,大学毕业后便扎根榕城,数十年奋斗,在这片福地上干成了行家里手。他们是无线通信专家黄赞、警犬技术专家何士涛、菜科所专家曾小玲,分别来自山东、河南和福建宁德。
黄赞从浙江大学毕业后进入锐捷网络,带领团队研发全球首款“有线无线双万兆”企业级产品,实现全球领先。他的技术每天为50万名以上地铁乘客提供车内上网服务,为逾500万名高校学生提供良好的无线上网学习服务,为累计超过10万间教室提供高密度无线接入产品……“福州的产业扶持政策让创新成果迅速转化,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和产业链升级,我要再接再厉。”黄赞说。
何士涛毕业于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毕业后直奔福州市公安局。他带领团队创下警犬现场出警千余起的纪录,所带2条警犬被公安部评为“功勋犬”。“福州对警犬技术的投入令人惊叹,从无人机协同搜爆到热成像追踪,装备升级让传统警务焕发新生。”何士涛说,福州市警犬技术和装备水平处于全国前列,他有信心把这项工作越做越好。
曾小玲毕业于西南农大,在市菜科所一干就是近30年。她专注于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部分科研成果达国内领先水平,共培育出11个通过省认定的蔬菜新品种,累计推广应用面积超30万亩,提高了菜农收入,也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福州不仅有丰富的农业资源,更有着对科技特派员的制度保障。农民朋友对科技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定了我继续服务三农的信念。”
努力奉献回馈爱
福州用工会驿站为他们遮风避雨,用人大代表身份赋予他们发声舞台,来自五湖四海的户外劳动者也回报着福州对他们的关爱,以技能与奉献为市民们创造幸福生活。环卫工人侯艳梅和顺丰快递小哥王成是其中的代表。
侯艳梅来自山东,18年前随着环卫市场化改革,从杭州公司来到福州。她在环卫工作中摸索出一套“人机结合、班组协同、垃圾桶装、循回保洁”的作业新模式,提高作业效率,减轻环卫工人劳动强度。她曾见义勇为,在成堆垃圾桶倒下的瞬间推开工友,自己却受伤住院。她还是连任全国人大代表,撰写的《关于同步推进新就业形态领域企业发展和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建议》被列为重点建议,受到国家有关领导和部门关注。“我作为一线环卫工人能当上全国人大代表,取得这么多荣誉,要感谢福州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包容。”侯艳梅感慨道。
来自四川的王成也是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的一线劳动者。他负责的快递片区涵盖城中村、老旧小区、工业区,地形复杂如迷宫。为确保包裹按时送达,他努力熟悉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手绘标注678个门牌号的“派送秘籍”,并熟记每个客户的时间需求。在工作中顺手为客户做好事,当选点部工会代表为工友谋福利……“福州建成400多个工会驿站,让我们随时随地感受家的温暖,我喜欢福州。”小伙子说。
从科研攻关到民生守护,从企业布局到新业态服务,7位来自异乡的全国劳模、先进工作者的成长轨迹彰显着福州“不拘一格用人才”的博大胸襟。在福州这片开放的热土上,每颗种子都能找到最适合生长的土壤,更多异乡人正在融入这里,谱写新的奋斗篇章。(记者 李白蕾 通讯员 林滢)
上一篇:马祖迎来“幸运鸟”开启夏日观鸟季
下一篇:供应过剩,纯碱涨势难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