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口创新三方协同服务机制稳就业
“培训即就业”点亮困难群体就业路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肖凡 通讯员 陈琼
5月14日早上6时许,浦口区桥林街道,58岁的居定飞已经在做出门的准备。他将午饭盒放进保温袋,在水杯里泡点茶叶,对着镜子整理胡须和头发。已有好一段时间没上班的他,刚刚有了新工作,他可是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居定飞现在是地铁7号线沿线站点的安保人员,负责站台和进站口的安全工作,刚刚上岗没多久,平时早上7时上班,晚上7时下班,每执勤2小时休息1小时,节假日有补助,1个月到手4000余元。“我岁数比较大,没有什么特长,如今能找到这样一份工作我很开心。”他乐呵呵地说。
居定飞找到这份工作的契机,还要追溯到今年2月。浦口区在桥林街道举办“春风行动”招聘活动,他在现场向浦口区零工市场招聘专员张继友提出了就业需求。“老百姓的就业意向我们一一登记在册,3月以来,我们联合辖区5个街道人社专员开展深入调研,依托全区6个‘家门口’服务站,摸排收集近40名40岁—60岁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意向,精准锁定帮扶对象。”张继友说。
为帮扶大龄、残疾、较长时间失业等就业困难群体,浦口区人社局创新构建“培训+就业”一体化服务体系,联合新华职业培训学校、保安服务企业,构建“政府引导、学校培训、企业用人”三方协同服务机制,开展“就业赋能·筑梦安途——浦口区保安培训上岗直通项目”,实现“理论教学+实战演练+岗位对接”全链条贯通,让老百姓享受培训、拿证、就业“一条龙”服务,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培训即就业”。
培训中,浦口区科学制定培训方案,采取理论教学与实战演练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员系统掌握保安职业技能。新华职业培训学校丁超老师介绍,根据国家保安员资格考试要求,他带领学员学习安保相关法律法规、安保职责、安全防范技能、消防安全知识等。实训课程则为期两天,教学列队、礼仪、警棍盾牌使用、灭火器使用、应急救援措施等。通过半个多月的学习,首批30名学员已全部考取保安员证。
学员结业拿证后,浦口区人社局牵头成立由培训学校、保安协会组成的“就业服务专班”,为学员提供“一对一”岗位推荐服务。针对就业困难人员,建立就业跟踪服务机制,提供技能提升培训等后续帮扶,全力保障就业质量。下一步,浦口区将持续深化与职业培训学校、企业的合作,不断完善“职业培训+就业保障”服务模式,点亮困难群体就业之路,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上一篇:扬子鳄野外种群资源调查开展